也不过就是收礼金罢了。
那洞房之夜也没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了。
操办了一天实在太累的小两口,可能直接各睡各的了,也不在乎这一晚的同床。
杨沅本就不想在这个过程中,与赵家有什么血腥场面出现,而且,他如今所掌握的军事力量,让他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不用担心节外生枝。
所以,他也就大可不必省略了一系列步骤,非得用急进手段完成最后一步。
因此,在得到樊江上表请加九锡的消息后,杨沅只佯作不知,未予理会。
一天后,消息便悄然传开了。
王烨然王大少闻讯,捶胸顿足。
“该死的老樊,你让本大少在你名字后面再署个名字会死吗?太不讲义气了。”
王大少立刻也写了一份请加九锡的表章送进宫去。
朝廷中的一些官员,也立即随之响应。
他们倒不都是投机者,其中很多本来就是已经坚定站队杨沅的人。
杨沅如果倒了霉,他们都要跟着完蛋的主儿,已经是绑定在杨沅身上的,当然头拱地的要去促成杨沅的大业。
等各地官员们收到京里传来的消息,已经根本来不及了。
看来,劝进这一步,已经落在那些京官们后边了。
没关系,我们还有一招,造祥瑞啊!
于是,在赵惇接受百官恳请,为杨沅加九锡,并赐出警入跸之礼后,各地开始营造祥瑞了。
至此,杨沅除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还有了加九锡和出警入跸,距帝王之尊,更进了一步。
加九锡是古代天子赐予诸侯、大臣的九种最高规格礼器。
它包括车马、衣服、乐悬、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等
这些物品象征着军事、祭祀、出行等国家核心权力。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权力已经开始让渡。
而“出警入跸”,就是皇帝出行和回宫时的各种警卫规格、礼仪制度。
因此,当杨沅离开临安,再度前往中原时,他的车驾、卤薄、警卫、旗帜、下榻等各个环节,已经可以享受帝王规格的待遇了。
此时的金国,已经风雨飘扬。
南京路的一半,已经牢牢掌控在宋军手中,只有北边半壁,如洛阳、开封、汝州、新郑、睢州等还掌握在金国手中。
荆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