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65,我知道错了,这次是真的知道了(2)

机,接顾策的话,问他:

“阮教授做了多少台风机试点了?”

“全国大小风场应该有几十个了,具体多少台不清楚,陈琢光教授那里应该有详细的记录。”顾策提到今年在欧洲做试点的陈琢光。

阮流苏忽然想到什么,看着斯见微说:

“你毕业设计好像就是钢铁厂声纹监测相关的?”

“对啊。”

“有共同点吗?”

“当然。”

“能不能讲一讲?”

“求我。”

阮流苏静了几秒,看着门口的斯见微说:“求你。”

能学到东西为什么不求?她不跟知识过不去。

斯见微搬了个凳子,示意顾策往旁边让了让,在两人中间坐下。

翻到项目大纲和技术路线那一页解释:

“基于物联网技术,从硬件拾音器,到网络,传输,到云端,算法,最终回到机器学习,做到智慧风机的自我故障判断,每一项都需要不同专业,这个研究细节光凭一个人是说不清楚的,阮教授应该也找了多方老师合作。”

斯见微铺垫完前提直入重点:

“他想达到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风力发电机某一处发生故障,布置在机器内的人工智能会根据故障发出的声音进行自主判断,这样就免去了人力劳动。”

风力发电厂人工检修故障,必须得停止风力发电机运行,不运行就意味着不发电,发电量减产,直接关系的是风电场的经济损失。

“可是机械故障这么多,光是风力发电机机舱内部,常见故障划分就有几百种,光是根据声音,能判断?”

阮流苏不够理解。

跨专业理解是有一定难度,斯见微打了个最简单的比方:

“知道手机的面容解锁吗?”

“嗯。”

“二十年前面部识别刚被提出来的时候,谁又能想到现在会在手机解锁里大范围应用?你化了妆,受了伤,晒黑了,出汗了影响你解锁手机吗?”

确实不影响,并且现在的面部识别功能非常灵敏,比八年前iphonex问世,面容解锁刚应用到手机上时更加便捷。

阮流苏和顾策互相看看,有些明白了。

斯见微看着呆愣愣地阮流苏,笑着继续解释:

“声纹检测技术实际上是不分对象,不分场景的,比如我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