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内。
秦军正式接管。
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因为刚刚接手,就先执行粗暴的军令。这时候的秦国基础组织能力很强,加上还有诸多军吏协作,将邯郸划分为诸多区域。
当然也有些不安分的叛贼。
但是,很快就被诛杀!
秦国可还有着连坐法。
一人犯法,邻伍皆有罪!
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邯郸城内几乎满城皆赤,行于街道,还能闻到刺鼻的血腥味。
还有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贵族,他们悲恸惨嚎着,拖家带口的被拖走。有的被迁至关中,有的则被流放至巴蜀,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短短两日的混乱后,邯郸也终于恢复稳定。这时候秦王的第一份诏令正式下达,以赵字而书,张贴于邯郸各地。秦国大开粮仓,赈济饥民!
只要这一句话,足够了!
没错,这就是秦王政的手段。
说再多都没什么用。
关键还是得做!
也不能直接给。
得先饿他们两天。
将些暴民反贼清洗干净。
而后赈济灾民,收拢民心。后续推行律令,他们就知道秦国是言而有信。违背律令的,就必会被惩治。如此很快就能稳定基层百姓,豪右贵族就是想干点坏事,百姓也不会支持。
原因很简单。
大部分百姓只想安稳过日子。
赵国遭灾时,豪右贵族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害得他们卖儿卖女甚至是易子而食。秦国攻破邯郸后,却主动开仓放粮。
那谁还支持赵国贵族?
李牧戴着面纱,行于街道。军吏摇身一变,戴上獬豸冠,手握三尺木牍,开始教导赵人律令。秦国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都是基操。
秦人的确是虎狼,却也不至于把人都饿死。毕竟这年头的人口,同样是极其宝贵的资源!
“父亲,他们过的都挺好。”
“秦人要是早来更好!”
“呵”
听着二子所言,李牧哭笑不得。但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让他是相当受伤,合着他当初抵抗秦国,还错了?!
龙台王宫。
太史令胡毋敬提笔而书,他主要负责修史,像灭赵这种事,自然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