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5章 易水,裨将李信!(2)

有战死的人。灭韩之后大家都高兴,可结果却优待韩人免去田赋,他们竟然没有?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说好的有功而受赏呢?!

秦王政前些年为此震怒,还削去王绾一级爵位,然后收回了颍川的特权。所以这次灭赵后,没有任何优待。在秦王政的眼里看来,这些就都是秦人。既然都是秦人,那要什么优待?

该服徭役的服徭役!

该交赋税的交赋税!

犯了法的就按律令判!

全都一视同仁,按秦法办事!

所以,很多赵国士卒都被吸纳。刚好他们都经历了旱蝗,一个个饿的是皮包骨头。进了秦军后,起码能填饱肚子,再也不必吃什么麸皮。现在他们已认可了自身的身份,成为秦国最凶猛的锐骑。

李信还未回到军营。

就瞧见诸多骑兵正在操练。

有些赵人正在教他们骑射。

论骑兵,肯定还是赵国更强。经过公孙劫的改制,赵国组建起以骑兵为主、步卒为辅的军队。

最前面的重装骑兵冲锋,足以冲垮一切防线。后续的骑兵则自两翼包抄,切割敌军。步卒紧随其后,将敌人蚕食!

李信也知晓赵边骑的厉害,所以让他们传授些技巧。平时训练,也都是由他们协助。

“杀!”

数名锐骑同时出动。

坐在马鞍上,双脚踩进马镫。双手直接松开缰绳,冲着远处的箭靶引弓射箭。就看到箭支螺旋射出,精准无比的命中。还有人则是举着秦弩,射出后就从嘴里抽出箭支装填。动作洒脱迅速,再次命中远处的箭靶。

远处还有近距离进攻的重装锐骑。

这可是赵国的杀手锏,拢共也就几百具全甲,是赵国精锐中的精锐。当初公孙劫是想借助卓氏,尽量多打造些的。只可惜成本实在太高

用的战马都是来自草原的龙驹,一匹就价值万钱,而且还是有价无市,想买都不一定能买得到。战马和骑兵皆着全甲,加上还带有长矛和弓弩。

而且培养骑兵的成本也相当高,人吃差点可能还好说。可战马都是宝贝疙瘩,饲料都得吃好的,还得往里面加些精盐什么的。

公孙劫算过,就算培养骑兵需要两年时间,成本全加起来差不多超过六万钱。如果开战有损失,那就全打水漂了!

这些重装锐骑用的都是重武器,挥舞着的秦铍更是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