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164章 大梁豪侠,刘季!(3)

口音。

“张公勿要忘了,尚有楚国。现在负刍初任为楚王,而秦国则违背盟约夺取陈郢。我若是负刍,必定以此为由攻打秦国。是否能打下来不重要,关键是能借此掌权。”

“善,刘君所言甚是!”

张耳连连点头。

眼前的青年名为刘季,乃是沛县人。祖上为魏大夫,其大父则任丰公。为人洒脱,颇有度量。因为敬仰信陵君的德行,就一人一剑远行大梁。万万没想到信陵君已故多年,恰逢张耳也在招四方门客,刘季就暂时留下。

虽说相处时间短,可张耳很重视刘季。这小子是能文能武,能只身从沛县跑来大梁,岂会是普通人?

这路上的流匪可不少。

还有恶虎野猪。

“然刘君并非楚王。”陈馀皱着眉头,“魏国存亡,不能只依靠于楚国,谁知道楚国会如何做?”

“这也是。”

刘季并不想和陈馀争论。

他们吵破大天也没意义。

秦国背后有公孙劫这位高人指点,说不准就会有什么良策。他们把握住难得的窗口期,趁着魏楚两国王权更迭,以新郑叛乱为由,直接对魏国出兵。

刘季对公孙劫也有耳闻。

他的异母弟刘交游学齐国,拜师荀子高徒浮丘伯。后来游历至沛县,刘季有幸见到这位大儒。几人举酒对饮,喝到兴起就问浮丘伯最佩服的是谁?

浮丘伯说的不是荀子。

反而是公孙劫!

“公孙师弟虽幼,却知晓天下大势。他有大志,精通百家之言,尤擅工农之术。其性高洁,如寒梅立于冬雪,就连恩师都甚为赞赏。”

后来他私底下问过刘交。

才知道浮丘伯经常提及公孙劫。

每次提到,脸上皆是钦佩。

“要怪就怪那赵王迁!”

“听信郭开谗言,逐走公孙劫。”

“现在害得我们如此被动!”

张耳愤然拔剑。

气急败坏的胡乱挥舞着。

刘季则是眺望远处。

现在,他又该何去何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