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4章 秦国一三计划,廷议(2)

能臣干吏,以备后面所需。同时积极发展农业,大胆启用秦墨弟子为工师,投身于改革工器涉及各行各业,无比详尽。

公孙劫走后,就由左丞相隗状和御史中丞冯去疾负责统筹全局。目前来看,最早完成的反而是军事成就。

也是这一三计划,让冯去疾对公孙劫是心服口服。他论年龄,甚至能当公孙劫的父亲。可论大局观,他远远不及。就如公孙劫提出的选拔能臣干吏,让秦国又解决了些麻烦。

因为秦国太缺干吏了!

攻灭楚国后,秦国不断置郡县。乡吏还能任命楚人,可郡县长吏还是得先由秦人任命。

问题是,人呢?

一个郡有十个县,往少里算,起码得要百二十人。秦国目前已置四郡,也就代表着需要足足五百人,可秦国也就这么多郎官

靠着公孙劫的一三计划,冯毋择是提前挑选良家子出任郎官。还自学室中抽调部分优秀的弟子,用以接替。

秦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虽然被山东六国视作蛮夷,可在教育方面从未落下过。学室就属于是秦国的官学,由法吏出任先生,弟子则是从良家子中挑选。

“入殿!”

公孙劫抬手示意。

自右侧率先进门。

群臣各自入座。

秦王政很快也乘帝辇抵达。

“吾等拜见大王!”

“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诸卿,坐。”

秦王政淡然坐下。

目光环视群臣。

最后则是落在公孙劫身上。

“丞相这几日休息的如何?”

“蒙上关心,已无大碍。”

“那就好。”

秦王政颔首点头。

公孙劫回至咸阳后,便再次患病。倒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肠胃旧疾。在邯郸时为处理政务,就常忘记三餐。加上此次奔走三千多里,横跨大江南北,公孙劫的胃疾也就复发了。

这也都是老毛病了。

公孙劫都没往心里去。

反倒是秦王政推迟了廷议。

他顺手取出卷帛书,淡淡道:“王老将军昨日送来军书。秦国高歌猛进,连战连捷。目前是稳扎稳打,逐步朝东南蚕食。秦军所过之处,无不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南郡亦有好消息。”

“郡守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