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了公孙劫。
两人对视了眼。
轻轻颔首。
最后拂袖抬手。
“奉常。”
王戊手握帛书,缓步而出。
面相群臣,抬手道:“廿二年九月,诏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今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故令三公九卿,共议帝号!”
王绾快步走出。
生怕是会落于人后。
“臣尝闻: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而泰皇最贵。臣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而后越来越多的朝臣走出。
他们也是不断补充。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臣尊陛下。”
“大王,臣闻阴阳五德始终之说。周为火德,秦代周德当为水德,以征天命所归。故改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更大河名为德水!”
“吾秦数以六为吉数,故符、法冠皆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大王乘六马,以彰吉数!”
“”
群臣皆是纷纷起身发言。
公孙劫则并未着急。
只是看着他们商议。
泰皇这尊号确实还行。
不过,还是不合政哥的心意。
他们不仅是在商议尊号。
同样还在讨论礼法制度。
比如秦国是水德,很多博士还把秦文公搬了出来,说他当初出猎获黑龙,此为水德之瑞。
有些制度是秦国已有,只是要在后续推行至各地。此次是系统性的提出,以证秦国的合法地位。
秦王政耐心听着他们讨论。
不过始终都没有表态。
他认为泰皇这名号差了些。
不足以彰显出他的功绩!
最后,他抬起手来。
群臣皆是戛然而止。
目光则落在公孙劫身上。
“丞相为何不说呢?”
“劫以为诸公说的都挺好。”公孙劫握着玉圭而出,长拜道:“不过,泰皇这尊号还不够。今大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