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五章 南征北讨(恢复两更)(7)

上可以说最适合明军高机动性的打法。

合上文书,朱由检看向了琉球府的文书,而沈廷扬和黄龙也将与李旦等人的事情说了个清楚。

朱由检看着内容,时不时微微颌首,表示认可,不过在看完后,他还是开口道:

“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军屯籽粮,秋收后运往琉球府,另外手书一份给沈廷扬,便说加大沿海诸省迁移琉球府的力度。”

“迁移琉球府后,可以选择一些人迁移南洋,日后琉球府就是迁移南洋的桥头堡。”

“吕宋、巴达维亚、旧港等地都已经有现成开垦的田地,拿下后可以留民夫开发当地。”

“是。”陆修应下,而朱由检也补充道:

“收复南洋一事,让沈廷扬和黄龙看着办,如果时机合适,不用请问我,直接开拔收复。”

“另外,大战之中俘虏的昆仑奴和土人都可以留在南洋当地,让他们开垦田地,建设水泥场、蜂窝煤场。”

“至于欧罗巴人,若是有人愿意出银子赎他们,在议和之后将他们放走倒也不是不可以。”

朱由检的嘴角不自觉的勾勒出一抹笑意,只因为他想起了南洋有着诸多火山灰原料的事情。

想来如果大明顺利在当地站稳脚跟,那水泥产量应该会节节高升,大明的交通也将变得四通八达。

人口红利可以让大明获得大量的水泥、蜂窝煤,以及金银矿和各种资源,以此来向西北和东北开疆拓土。

如果水泥路配合有轨马车,一个拿来大军行军、一个拿来运送物资,那么大明的投送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向内陆征伐的成本很高,效益太低,但是为了两京十四省的安全,大明必须收复西域、漠北、青藏,甚至是收复唐代的濛池都护府地域。

想要收复这些地方,并且维持当地驻军数量,建立起统治,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物资,而南洋正好可以提供这一点。

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南洋的人口数量还是有些少,不过朱由检已经找到了另外几个合适的地方。

“日本”

朱由检眼睛一眯,看向了文书最后,沈廷扬说将自己手书交给了颜思齐的事情。

颜思齐将是朱由检放血幕府的一把刀子,他不可能让大明的军队去打幕府,因为大明军队需要打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相反、在九州有着人脉的颜思齐,如果能搅动起风云,那对大明将有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