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九章 吹响革新的号角(7)

数据从上到下,分别代表了书吏、官员,进修专门课程的学子,以及有着科学天赋,前往军备研究院进行军备研究的科学苗子。

万事开头难,只是朱由检等了五年,终于等来了这四万多人的队伍。

他们的出现,将会为朱由检解决一些棘手的事情,为大明解决一些棘手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由检合上了文册,抬头看向了殿上的七人说道:

“这四万多人,除了第四学府的进修者,和军备研究院的学子,其余学子、满桂你们先挑选一些有天赋的苗子进入燕山的兵家学府。”

“兵家学府空置了这么些年,现在也可以启用了,至于教材我已经在编写好了。”

“你们两人先了解一下教材,顺带带着曹猛、孙守法、赛罕他们和各卫指挥使、各营参将一起学习。”

“等你们学透了,立马带着所有人去学府讲课。”

说到这里、朱由检沉着了眼神道:“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要带他们实践。”

“十月初一开始讲课,讲到明年的开春后,就带他们上战场实战!”

朱由检没有太多时间,更何况这些学子已经在学府里接受过一年的军事学习,眼下要做的就是一点点的将知识吃透,并用在战场上。

至于为什么朱由检还要让他们上战场前再学半年的兵法,是因为那些兵法是朱由检这几个月里根据骑兵和步兵、火炮三协所编撰的军事教材。

之前学府里教的,虽然有这方面的学习,但主要还是冷兵器的阵法和基础的号令。

大明要率先从冷热兵器过渡到热兵器,所以军事教材的更迭,绝对是诸多教材中最快最多的。

只有战场能磨砺出来人,一味地将这群少年人放在学府里学习,最后只能培养出马谡那样的理论家。

“殿下、带他们上战场是不是太早了?”

“是啊、他们其中不少人只有十三四岁,大一点的也不过十七八。”

当朱由检的命令下达,满桂和孙应元迟疑着提出建议,而朱由检却说道:

“不管年纪大小,军中总需要书吏吧?”

“让他们先从书吏做起,适应了战场再去做普通的将士。”

“末将领命”孙应元和满桂闻声,也只能无奈的应下。

不过他们倒也不觉得朱由检对这群人残忍,毕竟朱由检本身就是从十二岁上战场开始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