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哈剌温山钟楼是宣扬国威的事情,臣以为,理当修建。”顾秉谦侃侃而谈:
“此外、将士们的赏银,内帑和御马监也拿得出,自然需要犒赏。”
“至于外出征战的将领们,臣以为,对于其中三人有些难封。”
“说”朱由校眯了眯眼,而顾秉谦也道:
“经略熊廷弼、都督满桂、都督孙应元三人”
“后者倒是可以加封太子少保、少师来表彰功绩,但前者”
顾秉谦点到即止,而朱由校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熊廷弼的功劳,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封爵的程度,但尴尬之处在于,他是文官
这并不是说文官不能封爵,而是自成化之后,封爵的文官大多在封爵不久后就退出政治了。
除了偶尔皇帝询问之外,他们几乎就跟透明人一样。
如果朱由校要加封熊廷弼为勋贵,那自然可以,甚至他也可以让熊廷弼继续在朝堂之外任职。
但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
朱由检正在做的,是军政分开,而熊廷弼、孙传庭、洪承畴、吴阿衡,杨文岳等几人显得十分尴尬。
把他们放到朝堂吧,太可惜
把他们放在边疆吧,又和朱由检所定的军政分开有些违和。
所谓经略这种官职,日后必将慢慢被淘汰,所以怎么册封熊廷弼需要朱由校和朱由检好好商量才行。
不过、朱由校叫顾秉谦来,并不是为了讨论这三人的问题,他眼下想让顾秉谦做的,是让齐王党帮持东林党
“熊廷弼三人的事情,朕自会处理。”
“这次吏部十七名官员调往关外,吏部空虚,我想让你推荐一些官员,前往吏部、都察院任职。”
朱由校一开口,顾秉谦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果然、他没有猜错,皇帝准备让他和阉党开战,或者说对垒。
东林空缺处的位置,用齐王党官员补充,这看似是加强了齐王党在朝中的力量,但实际上却是在掀起两者的矛盾。
这样的安排,让站在角落的刘若愚心里打鼓。
谁也不知道,朝堂上的齐王党和阉党之争,会不会从朝堂发展到地方上。
“臣目前,暂时没有寻到可用之人”
顾秉谦犹豫再三,还是选择拒绝了皇帝的意思,而这举动让刘若愚心里一紧。
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