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起议事了。”
朱慈燃一开口,朱和垠的身份就这样被曝光了。
比起朱慈燃十七岁开始执政,朱和垠的年纪已经算晚的了。
朱和垠起身对七位阁臣作揖行礼,随后坐回位置上。
七位阁臣起身回礼,一同坐下。
见招呼已经打过,朱慈燃继续看起了奏疏内容,而刚从恒河战场回来的朱和垠则是看了看桌上的七位阁臣。
从座次来看,他便能大概了解大明朝的一个情况。
以年龄来说,内阁之中年纪最大的就是六十七岁的洪承畴,而年纪最小的便是三十九岁的李定国。
这七个人中,实际上来说没有纯粹的文官。
洪承畴、李定国、卢象升、杨文岳这四个人不用多说,那本来就是从前线起家的人,李定国更是参加恩科过后,以文官身份入伍。
至于金铉、颜胤绍和沈廷扬,他们三人看似没有上过战场,但他们却在海外执政过。
在大明朝,只要和海外有牵扯的官员,那基本都需要动手镇压地方土人叛乱,这三人作为先遣之人,经验自然不用多说。
因此,仅这张桌子上的七个阁臣,就不难看出大明选拔阁臣的要求是什么。
一些纯粹的文臣是很难登阁的,想要登阁,哪怕没有军功,也得要有过镇压土民的经历。
“今年齐国的高密郡王要就藩了,事情准备的如何?”
朱慈燃放下了手中奏疏,但他的第一句话居然不是国事,而是关于齐王朱由检第四子,高密郡王朱慈炤的就藩事宜。
“回禀殿下,高密郡王就藩一事已然准备好,随时都可以出发。”
关于齐藩的事宜,基本上都是由金铉接洽,因此自然也由他回答。
见他回答,朱慈燃微微颌首,随后他也说到了关于自己两个弟弟的事情。
“永王和定王的年纪不比孤小几岁,土曜日那天万岁召见我,让我准备永王和定王就藩事宜。”
“我想的是,将永王焴的藩地放在大食半岛(阿拉伯半岛)的马伐国,将定王炅放在泰西北部的喀山。”
朱慈燃的话一经说出,七位阁臣纷纷皱起了眉头。
马伐国即后世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阿曼地区,而喀山则是沙俄掌握的一块疆域。
朱慈燃的意思,无非就是要对马伐和沙俄开战。
前者还好说,毕竟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