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缅(2)

巷战,但由于高台县内有近八成人口都是大和人,因此兵马司只能叫上部分汉人百姓,边打边撤。

十月初八清晨,高台县兵马司留守高简带领数百汉民和五十余名士兵撤出高台县。

李平次郎得知消息后,当即派人假传消息给四周集镇村庄,言“汉人屠杀大和人,我族人则必得拼死抵抗”。

消息一经传出,许多对当年明军登陆瀛洲的大和人立马回忆了起来,随后拿起农具向高台县集合。

十月初九,当高简带领汉民南下抵达高台县六十余里外的虞山军营。

得知高台县叛乱的消息,军中总旗官张甫着快马塘骑传消息前往北岛府府治宝山县求援,同时在军营四周准备防御工事,派人前往高台县探查情报。

十月初十,当情报传递回虞山军营的时候,李平次郎已经在高台县聚众十万,将高台县附近汉民屠戮殆尽。

初十黄昏,宝山县所驻宝山营参将杨克简得知高台县叛乱的消息后,他当即派人前往瀛洲城送去消息,同时召集北岛府兵马。

十月十二日,杨克简率领北岛府宝山营的三千营兵北上,此刻李平次郎已经聚众十余万。

十五日清晨,在瀛洲城得知高台县叛乱消息的同时,杨克简带兵抵达宝山县,随即下令攻城。

十七日深夜,在瀛洲城支援的瀛洲营抵达战场后不久,明军发起总攻,高台县被收复,李平次郎死于战乱。

十八日深夜,东军都督府瀛洲总兵王辅臣下令,此次参与叛乱被俘者尽数击毙。

是夜,六千明军击毙了被俘的四万余名叛军。

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威慑作用,反而让因为瀛洲贫富差距巨大而积压情绪许久的瀛洲大和人彻底暴动。

冬月初三,北州县合山镇发生叛乱,张长尾郎发动镇民叛乱,将除了大和人以外的汉人、少民尽数屠杀,聚众千人。

冬月初五,作为大明重要矿区的南岛府石见矿区发生暴动,矿工李左次郎聚众矿工数万发动叛乱。

冬月十二

冬月二十七

仅一个半月的时间,瀛洲之地暴乱不断,揭竿而起者多达数十万。

他们大多会在起势过后围攻集镇、县城,躲避都督府营兵的追击。

当消息传到北京时,已经是腊月初五,而此时被叛军直接或间接杀害的汉民已经多达二十余万,其家眷数十万。

要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