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2章 大局始端(7)

后,朱允炆深以为然,颔首间再次询问道:“如今庙堂之上多有削藩之论,先生是如何看待的?”

“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才能让朝廷站在大义上。”此人侃侃而谈道:“削藩,必然要先从过往罪孽者动手,如此朝廷占据大义,天下诸藩无人不敢不服矣。”

“学生也深以为然!”听到此人的话,朱允炆颔首,同时再次询问:“大行皇帝崩殂,眼下编撰太祖实录无人可用,允炆想请先生编撰,如何?”

“君有所命,臣自然竭心尽力!”这人作揖应下,朱允炆也对旁边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李权开口:“授方先生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以及类要诸多典籍。”

“奴婢领旨”李权应下,而能被朱允炆称为方先生的人,自然便是此前为他在民间摇旗助威的江南大儒方孝孺了。

听到自己的官职拔擢为了文学博士,方孝孺心里受用,而朱允炆也回头再次询问道:

“近来,学生合并州县卫所,致使庙堂之上文武官员颇有议论,先生如何看待?”

“陛下为何要合并州县卫所?”方孝孺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反问起了朱允炆。

朱允炆闻言,倒也没有生气,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合并州县卫所的原因。

“学生以为,布政司、府、州、县中,州的存在过于多余,因此合并州县能让朝廷更容易梳理地方。”

“至于合并卫所设县,则是学生在高皇帝生前与高皇帝所议之举。”

“当时学生便与高皇帝觉得天下卫所众多,尤其以内地诸省卫所繁杂,致使民间负担沉重。”

“若是能将内地一些卫所合并设县,将他们由军户改为民户,将军屯田发放给他们作为民田,那无疑降低了卫所的负担,让地方上也更为安定。”

合并卫所设县,这是朱允炆在建文新政那诸多政策中还算不错的政策,毕竟这是经过了朱元璋点头的政策,大体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眼下的原因在于,由于提出的合并卫所数量太多,五军都督府与地方上的武官十分反对,这样的反对让朱允炆有些投鼠忌器。

“此政既然是仁政,那陛下何必忧虑?”方孝孺侃侃而谈。

“古往今来,许多权贵都有着阻碍朝廷举动,全因朝廷触碰了他们的利益。”

“这卫所武官之所以反对,无非就是他们做贼心虚,担心过往在卫所之中的违规之事曝光,所以才竭力反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