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5章 末路尽忠(6)

面对问题,群臣提出了不少建议,有推荐沐春的,有推荐宋晟的,还有推荐顾成、何福、陈瑄的,总之唯独没有李景隆、徐辉祖、杨文、郭英等人。

这并非说四人带兵打仗的本领不行,而是大家都很清楚,李景隆当年可是和朱高煦请教的如何平倭,而徐辉祖又是朱棣的小舅子,朱高煦的舅父。

杨文是朱高煦推荐的,郭英又是朱高煦岳祖父。

推荐谁都可以,推荐他们四个人就不是那么妥当了。

诸多关系存在,他们自然不好推荐他们,朱允炆也不希望有人推荐他们。

只是面对眼下的困局,黄子澄却开口唱起了反调:“眼下,唯有曹国公能力挽狂澜。”

“真定大军虽然被击败,但朝廷在河北依旧有近九万兵马,加上直隶还有上直十六卫和豹韬卫、河州卫等九万大军,湖广、四川还有四万援军,各都司也有不少兵马”

“这些兵马加在一起,可凑足四十万之数,若是能将西南兵马也解放出来,兴许能凑足五十万之数。”

黄子澄一开口,朱允炆便皱眉道:“西南的刀干孟,为何到现在都没有平定?”

“回陛下”黄子澄抢答道:“臣听闻是云南都司的某些人不听军令,这才导致了平灭刀干孟不断延后。”

黄子澄说罢,隐晦对朱允炆用口型说了一个“傅”字。

这时朱允炆才想到了云南都司的另一方势力,傅氏三兄弟。

这三兄弟掌管滇西北、滇中、滇东南等三处兵马,朱允炆早就想要除去他们,只是担心他们响应北边的叛乱,所以才迟迟没有动手。

现在这三兄弟在西南磨磨蹭蹭的平叛,倒是让那刀干孟又蹦跶了几个月。

他们三兄弟这态度,倒是让朱允炆有些不敢将沐春、徐辉祖、瞿能等人调出云南,生怕他们前脚刚走,后脚这三兄弟就举兵叛乱。

这个三兄弟最恨谁,旁人不知道,他朱允炆可是清楚得很。

想到这三兄弟,朱允炆也想到了被自己调到广西的杨文、傅让等人。

“近来,渤海庶人的旧部可有骚动?”

“未曾。”齐泰缓缓开口:“他们都在杨都督麾下,在广西进行改土归流,从今岁开春至今,广西三百四十二家土司,已有三十六家愿意接受朝廷的改土归流,另外还有十二家叛乱,在太平府一带举兵数万之众,眼下杨都督正在与叛军鏖战。”

“听闻,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