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不知道明军的西征是否结束,若是没有结束,明军的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
“天朝灭亦力把里,是因为亦力把里屡次袭击我铁路民夫,杀我百姓数千人所致。”
“当然,也先不花和羽奴思他们年纪尚小,不过是受到了权臣的怂恿,但惩罚肯定要有。”
“朝廷对他们的待遇,想来你们也已经听说了”
朱高煦缓缓开口,朱棣则是拿着河中的水果在心不在焉的吃着。
“是”
兀鲁伯和阿扎亥躬身回应,朱高煦见状也继续开口道:
“亦力把里那边的贵族说,你的父亲准备接应他们?”
朱高煦眯着眼睛直勾勾看着兀鲁伯,阿扎亥也隐晦看了眼兀鲁伯。
兀鲁伯如今已经三十九岁,并且担任着帖木儿国河中地和突厥斯坦地的总督,治理撒马尔罕二十五年。
尽管位高权重,可这些年帖木儿国朝贡,他每次都主动请缨,亲自前往大明学习。
他积极引进各种大明过剩的“人才”,凡是小学毕业的学子,他都开出高价聘请,至于担任过吏员和军士的,他甚至能开出每年五十贯的超高俸禄。
要知道帖木儿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两种获取方式,一个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另一個是来自其核心地区的绿洲产出。
由于海上贸易越来越发达,所以由帖木儿国掌握的陆路贸易路线历年来都在不断衰落,收益也在不断下降。
加上世界气温太低,河中与波斯地区的产出并不算高,所以正常的税收制度无法承载一个庞大帝国。
兀鲁伯清楚知道这些,所以高价引进大明的人才,对河中、突厥斯坦等自己的封地进行改造。
二十余年时间里,在兀鲁伯的努力下,河中和突厥斯坦的土地上修建了许多大型的灌溉工程。
这些灌溉工程沟渠完整,大片农田得以开垦生产,是以当地田土地膏腴,人民繁庶。
不仅如此,他还在当地修建了许多汉学的官学,以此来效仿大明进入工业。
尽管他并不知道抽水机和蒸汽火车的运作原理是什么,但他很支持下面的人研究。
只要能弄出抽水机和蒸汽火车,帖木儿国的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二十余年时间过去,他治下的土地也不过是相较其他地方富庶罢了。
如果要和大明比,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