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后记·隆庆(5)

地兵卒军饷由每年二十两调整为三十两,边疆由五十两调为六十两。

军饷调整后,八十五万明军欢欣鼓舞。

九月,袁可立又上疏请求改革并精简兵马司兵卒,并将兵马司兵卒军饷提高。

有了上次的效果,朱翊釴对袁可立的话十分信服,遂准许其改革兵马司。

十月,袁可立将兵马司改革,设兵马司衙门,兵部侍郎一位,员外郎四位,主事十二位。

地方上,分别设兵备三十九道,每道负责一省,每省兵备道不定数,编制以卫、团、营、旅、队、什为主。

小县设一兵备旅,数量一百四十二人。

中县设一兵备旅,数量四百二十六人。

大县设一兵备团,数量一千二百七十八人。

若是省会,则是设一卫三千八百余人。

诸如两京这种地方,则是东、西县各设一卫,合计七千六百余人。

至于兵马员俸禄,也从原本的每年十五两增加到了二十两。

经过袁可立的改革,兵马司从原本臃肿的一百二十四万,裁汰为了八十六万。

从军队到兵马司,朱翊釴的改革成效显著。

不出意外,隆庆九年二月,兵部左侍郎孙传庭成为了皇帝对天下的传声筒,宣布对吏治进行裁汰改革。

尽管谁都知道皇帝接下来要对吏治进行改革,但谁都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敢站在皇帝那边。

要知道现在不是洪熙、不是景泰、也不是成化正德,如今的皇帝没有军功,朝野内外也不太平。

在这种节骨眼上站队皇帝,这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大明立国已经二百六十九年,这个时期的西汉已经成了东汉,甚至连东汉都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这个时期的大唐距离灭亡也不过二十年时间,而两宋距离灭亡也不过五十年。

尽管人们知道不能以古论今,但却总避免不了对比。

更别提如今大明遍地灾情,全靠南洋和南洲、东北不断输送粮食才得以渡过过去八年时间了。

尽管朝廷一再再说小冰河期的活跃期持续不了太久,但眼看江南都积雪尺许,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小冰河期恐怕不会那么快结束。

孙传庭的站队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无疑很愚蠢

三月,孙传庭被拔擢为吏部尚书,兼任京察巡抚。

朱翊釴发天子旗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