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喽啰发现。
张青和喽啰打了招呼,知道是自己人,慌忙禀报鲁智深、杨志。
爬到山顶时,只见一个胖大和尚,手里提着一根浑铁禅杖,身后跟着走出来一个脸带青色胎记的男子,腰间挂着一口刀。
不用说,这就是鲁智深、杨志两人。
“两位头领。”
张青、孙二娘见礼,鲁智深笑道:
“许久不见你夫妻两个,怎的今日上山来了?”
孙二娘回头看向武松,说道:
“多时不见两位头领,想来看看。”
“这位是武松兄弟,他想结识两位头领。”
鲁智深、杨志同时看向武松。
“两位哥哥有礼了。”
武松笑呵呵抬手,鲁智深仔细打量武松,问道:
“兄弟是个读书人?”
“在下武松,清河县人士,去年恩州府的解元。”
鲁智深脸色微沉,倒也没有说什么。
他在渭州经略府种师中帐下效力过,做过提辖官,也算是有编制的公务员。
所以对读书人并不反感。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为被晁盖坑了,被迫在二龙山落草。
他对读书人也不反感。
不过,武松是恩州府的解元,这样有功名、有前途的人突然到了二龙山,却是可疑。
杨志开口问道:“不知武松兄弟来我们二龙山做甚?”
“想和两位头领拜把子做兄弟。”
武松直言不讳,杨志和鲁智深同时愣住了。
鲁智深只做过提辖官,是低级军官。
杨志虽然将门之后,奈何奸臣当道,仕途不如意,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制使。
相比而言,武松是恩州府的解元,参加科举之后,中了进士,前途一片光明,没必要和他们混在一起。
这时,一个喽啰到鲁智深耳边嘀咕几句,鲁智深听完,瞪大了双眼,骂道:
“原来是想拿我们人头换赏金,待洒家砍了你这贼书生!”
孙二娘猜到鲁智深为了盘龙山的事情,大喊道:
“都是误会,且末动手!”
鲁智深性烈如火,哪里肯听,提起禅杖就打。
武松也不解释,拔出两口雁翎刀,和鲁智深杀在一起。
张青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