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人,听闻原是梁山贼寇。”
“那宋江跟着朝廷招安了,有几个却离开了梁山,到了这里劫掠过往商船,人数不少。”
武松听了,惊讶问道:
“梁山的么?他们头领唤作甚么?”
“唤作混江龙李俊的,手下还有几对兄弟,他们熟知水性,又在梁山操练过喽啰,下官不是敌手,正要上奏朝廷,请求围剿。”
杨雄、石秀和李应三人听了,都很诧异。
戴宗也很惊讶,问道:
“李俊几个不是回了江州么,为何在这里劫掠?”
李应说道:
“当初宋江那厮招安归顺,李俊和张顺兄弟、童威兄弟、阮氏三雄不肯,当即下山回乡去了。”
“自那以后未曾再见过,也不知晓他们在这里做经济。”
杨雄也觉得奇怪,说道:
“当初只说回乡去,并不知晓他们在这里做买卖。”
见李应几个和李俊认得,知州姜顺天一时不知该如何说。
武松听了,心中思忖片刻,说道:
“明日你寻人带路,我去洪泽浦见他们。”
姜顺天赶忙答应了。
当晚,武松就在府衙住下,姜顺天找了水军都头,让他备好船只,明日往洪泽浦去。
到了第二日。
姜顺天准备好了两艘船,水军都头带了几个公人,拿了弓弩。
武松和戴宗、李应、杨雄石秀几个一起出发,林冲是梁山泊的老资格头领,自然一并同往。
其余人和李俊等人不熟,就在府衙候着。
至于知州姜顺天,这厮说他昨夜突然染了风寒,不能下水。
这明显是怕死,武松懒得说他。
从府衙出门,武松先骑马,到了洪泽浦岸边,两条船停在水面。
武松等人上了船,公人摇动船桨,望着东面荡过去。
水军都头是个中年汉子,身材中等,脚掌粗大,立在船头很稳当。
武松问道:
“都头唤作甚么?”
都头连忙回道:
“小的也姓武,单名一个寿字。”
“武都头本地人么?”
“是,小的原本是洪泽浦的渔夫,后来知州相公抬举,让我做了水军都头,也算是吃了皇粮。”
“你水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