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前倾,整个大殿的空气似乎都被抽干了,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盯着方孝孺,一字一顿地说道:“朕,给你一道圣旨,再赐你天子节钺,代表咱,代表皇帝亲临!”
“先生就不必等了,现在就出发。”
“凭你那三寸不烂之舌”
朱元璋特意加重了“三寸不烂之舌”这几个字,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那弧度里满是刻骨的嘲弄。
“去吧,去让朱栢那竖子的百万叛军,退兵归降。”
“咱,在金陵城等着你的好消息。”
轰!
方孝孺只觉得脑子里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脸上的血色,在短短一瞬之间,褪得干干净净,变得比墙壁还要惨白。
去?
去哪?
去朱栢的军营?
去跟那个一言不合就敢斩杀朝廷天使的疯子讲道理?
让他退兵?
自己刚刚说的话,还回荡在耳边,可现在听来,却催命的符咒。
他
他只是说说而已啊!
文人夸饰,慷慨陈词,不都是这样的吗?
怎么
怎么就当真了?
他嘴唇哆嗦着,牙齿上下打战,发出“咯咯”的声响。
豆大的冷汗从额角滚落,划过他僵硬的面颊。
他想开口解释,说自己只是为了鼓舞士气,并非真的要去送死。
可朱元璋那双眼睛,那双能洞穿人心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让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只要自己敢说一个“不”字,或者露出一毫的退缩,他方孝孺今日所谓的“忠义”,所谓的“擎天玉柱”,就会立刻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欺君之罪,就在眼前!
大殿里的气氛,诡异到了极点。
方才还围着方孝孺众星捧月的官员们,此刻躲避瘟疫一样,不着痕迹地向后退开,与他拉开了距离。
他们的眼神里,有惊恐,有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冷漠。
谁都看得出来,太上皇,这是要拿方孝孺的命,来戳破这场可笑的狂热泡沫!
然而,朱允炆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其中的凶险。
他年轻的脸上,满是惊喜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