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齐泰喃喃自语,浑浊的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李景隆手握五十万精锐,朱栢那逆贼号称百万,多是些乌合之众,如何能敌!”
“没错!曹国公乃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将门虎子,必能一战而定!”
黄子澄也跟着附和,声音因激动而尖锐。
一时间,绝望的城墙上,升起了一轮虚假的太阳。
文官们交头接耳,武将们也面露希冀。
他们把所有的恐惧、所有的无能,都打包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希望,隔空投向了城外那个叫李景隆的男人身上。
只要他一声令下,那五十万大军就能化作天兵天将,将城下那片黑色的叛逆浪潮碾成齑粉。
朱元璋听着身后的窃窃私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到极点的弧度。
李景隆?
将门虎子?
他比谁都清楚,李文忠英雄一世,生的却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儿子!
赵括之流罢了!
指望他击溃咱那个心比天高的十二子?
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懒得戳破这群蠢货的美梦,战争,从来不只是兵力的对撞。
人心,才是最锋利的武器。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在人群中巡梭,最后,定格在了一个跪在最前列,身形瘦削,却腰杆挺得笔直的身影上。
翰林学士,方孝孺。
当今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士林公认的泰山北斗。
朱元璋粗糙的指节在冰冷的城砖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
的声响,每一下,都让方孝孺的心跟着一颤。
“方孝孺。”
朱元璋的声音不大,却瞬间扼住了城墙上所有的嘈杂。
方孝孺身体一僵,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因惊惧和迷惑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
“臣臣在。”
朱元璋转过身,玄色的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幽冷的光。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天下大儒,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去,到城门下面去。”
方孝孺一愣,不明所以。
朱元璋的下一句话,在他脑中轰然炸响。
“去,骂朕!”
“什么?!”
方孝孺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怀疑自己因为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