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朱允炆惶惶不可终日时!
金陵城北,二百里外。
连绵的营寨如同蛰伏于的巨兽,在萧瑟的秋风中吞吐着森然的寒气。
中军大帐之内。
朱棣负手而立,身上那件本不该出现的明黄色龙袍。
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鳞甲翕张,随时都会破袍而出,发出震天动地的龙吟。
他腰间悬挂的,也早已换成了象征九五之尊的天子剑。
他已经等不及了。
从北平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金陵城已是囊中之物。
可他偏偏在这里停了下来,像一头极具耐心的猎豹,等待着猎物自己耗尽最后力气。
风声鹤唳。
帐外的风声,夹杂着甲胄的碰撞声,还有远处哨兵压低了嗓门的呼喝,一切都显得那么紧张而肃杀。
“报——!”
一名满身尘土的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帐,声音因极度的疲惫和激动而嘶哑:“启禀殿下!金陵急报!”
朱棣缓缓转身,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眼神却锐利如刀。
“说。”
一个字,沉重如山。
“湘王湘王朱栢,已兵临金陵城下!”
斥候大口喘着气,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他他抬着一口棺材,就在金陵城门前,痛骂建文皇帝,说要奉天靖难,为蜀王讨还公道!”
朱棣的脑子飞速转动。
就在这时,一个幽幽的声音从他身后的阴影里传来,如同古寺晚钟,带着洞察人心的力量。
“殿下,此乃天赐良机。”
朱棣回头,只见一个身穿黑色僧袍的瘦削身影悄然无声地站在那里。
那人正是他的第一谋士,被世人称为“妖僧”的姚广孝。
姚广孝双目开阖间,精光四射,能看透过去未来。
他微微躬身,脸上带着运筹帷幄的淡笑。
“良机?”
朱棣眉头紧锁,心中的疑虑并未因姚广孝的话而减少分毫,“先生何出此言?如今朱栢集结百万兵马,朱允炆那小子必然会想方设法,让我们两虎相争。本王若是此刻逼得太紧,那不是正中了那黄口小儿的驱狼逐虎之计?”
他踱了两步,手掌下意识地按在了天子剑的剑柄上,冰冷的触感让他纷乱的思绪稍微平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