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章 谈茶论道(3)

你们女人不看的书。”陈甲一笑,忙把书塞到了口袋里。

“那请问您还要喝点茶吗?”

“你们这里都有什么茶?”陈甲问。

“我们这里可以说是本县最大的茶馆了,大清十大名茶,我们这里都有啊,不知你想喝什么茶?”

“我想都尝尝,可以吗?”陈甲笑着说。

“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花钱就行。”

“这个好说,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可不可以。”陈甲说。

“怎么说?”

“请问你能亲自为我烹茶吗?”

“哦?要我亲自为你烹茶?”女老板看着他,一笑。

“正是。”陈甲说。

“这倒也可以,”女老板说,“不过,我亲自为你烹茶,是要收取双倍的价钱的。”

“可以,这没关系的。”

时间不大,果然,这女老板备齐了各种茶和茶具坐在了陈甲的对面。

陈甲一看,这些茶壶,茶盏,茶则,茶匙,茶斗,茶荷,茶擂等,与古董相似,都是极为考究的。

女老板轻挽袖面,露出一双玉手,先是拿出一种绿茶,全部是嫩芽,外形细嫩卷曲,似螺形,色泽绿褐,蒙披白毛,用开水一冲,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汤色清翠澄澈,叶底细嫩微白。

“客官既然来品茶,定是深谙茶道,不知你可识得此茶?”女老板看着他,笑着问道。

陈甲明白,她这是要考他一考,于是答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此茶名为洞庭碧螺,乃是清世祖康熙十四年游太湖时题的名。”

女老板一听他回答正确,点头赞许。

这时,她又拿出一种茶,外形如雀舌,芽叶肥壮,花香扑鼻,叶底匀嫩鲜亮。她先是用开水冲了一下,随之把水倒出,再泡,但见绿色清汤中,茶芽垂直下沉,根根向下。

陈甲浅尝了一口,但觉滋味醇和,回味香甜持久,虽然是二泡,味不淡薄,香不减低。

“这种茶,你可识得?”女老板问。

“这是敬亭绿雪,榔源松萝是屈指可数的全国名茶,但是敬亭绿雪的品质要远远超过它,”陈甲顿了顿,然后说,“茶名大全上说,敬亭毛尖,产于安徽宣城敬亭山,茶品细嫩,有白毛处其上,不易多得。”

“客官,看来您是位茶道高手啊,对于茶道,你有什么见解吗?”

“茶道,就是品赏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