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李林甫。
在长安中下层百官眼中,如今朝中的中书令、右相李林甫,态度谦恭、平易近人。
看起来就是一位行事公正、善解人意的天下良相。
圣天子在朝,贤相辅政,吏治清明,长安繁盛。
这是朝野多数中下层官员和普通百姓对如今天下的认知。
但仅仅是他们。
后堂,李林甫坐在中央主榻上。
他一落座,四周便无声的多了些什么,整个后堂一下子气氛凝重的了起来。
韦谅和李岫站在左侧。
李林甫用丝绢擦了擦手,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递给坐在侧畔的姜氏,同时诚恳的说道:“阿妹,楚国公府,阿兄是拿不回来了,这是当年府中一座别院的地契,等到庆初回朝之后,阿妹交给他吧,至于那件事情,阿兄这里再想想办法。”
那件事情?
韦谅忍不住微微抬头,脸色惊讶。
他知道,母亲今日来左相府,其实是为了舅舅姜庆初回京的事情的。
当年因为外祖父姜皎之事,舅舅姜庆初被迫沦落贬谪二十多年,如今回京,能够拿回一座别院也就足够了,还有什么,仕途吗?
李林甫是当朝首相,姜庆初的仕途如果他愿意,一句话就足够了,怎么
似乎在李林甫和姜氏之间,还有什么事情!
姜氏拿过地契,仔细看了一遍,感慨的看向李林甫道:“此事劳烦阿兄了。”
“阿妹不必客气。”李林甫有些感伤的低头。
姜氏叹息一声,将地契收进随身携带的荷包中,同时从荷包当中,取出一个小匣子,微微推前,说道:“今日见六娘贤淑安良,颇有姑母当年风采,这两颗珍珠,是阿妹多年珍藏的,如今便送给六娘作为新年贺礼吧。”
“阿妹!”李林甫看着匣子,有些无奈的说道:“阿妹,你我兄妹,不必如此见外的。”
李林甫拿回姜氏别院的地契,不过是顺手为之而已,但姜氏的这两颗珍珠不仅价值连城,而且还是当年李林甫外祖母窦氏的嫁妆,最后流传到了姜氏的手里。
姜氏微微摇头,说道:“这两颗珍珠本身就是早就准备好的,和今日之事无关。”
李林甫微微一愣,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站在一侧的韦谅身上。
韦谅脸上带着一丝迷茫,对于母亲所言,他完全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