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约感受到了李隆基对李林甫有一丝试探和猜忌。
一个刺杀案,一个轻松的诬陷,将所有一切都炸出来了。
高力士的回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也看清楚了皇帝的想法。
如今不过才天宝元年,李隆基表面上还是个贤君。
他这个人,从来不是什么长情之人。
从姚崇宋璟,到张说张九龄,李隆基用宰相从不长久,每个人不过四五年任期。
而如今,李林甫做宰相六年了。
权倾朝野的六年。
韦谅稍微瞥了丹陛一眼。
他知道,以皇帝多疑的秉性,恐怕他心里已有了要动一动李林甫的心思,今日这一番话,就是一种试探。
尤其李林甫和皇室争斗靠的太紧。
李琩还在那里呢。
如果不是这些年,李林甫和太子府的关系从来没有真正的走近过,不然的话,李隆基早就对他下手了。
但如今,也到了他动心思的时候了。
韦谅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前世史书上天宝年间发生的事情。
从韦坚,李适之,皇甫惟明,王忠嗣,到杨慎矜,王鉷,都是从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动摇李林甫的宰相之位,所以才被他辣手诬陷。
这些动乱和太子李亨的关系实际不大,甚至李林甫自己的问题也不是关键,关键在李隆基。
李隆基想要换人了,而李林甫不想被换下去,所以,他才会疯狂的针对每一个威胁到他的人。
不管这个人是太子的人,还是他自己的人。
因为他太清楚,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自己被罢相,不知道多少人会群起反噬。
他和他的家人下场都不会好。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无声的站在那里,但他神色已经严肃了起来。
这的确是个机会,但同样危机重重。
李林甫为相六年,又哪里是能轻易被替换掉的。
加上李隆基的老迈,所以在前世,即便是李隆基试图扶持起其他人来代替李林甫,最后都没有成功。
反而是李林甫,在朝堂杀了个人头滚滚。
这里面居然有李隆基老迈和李林甫狠辣的原因,也有其他人根本没摸清楚李隆基真正的欲望所在的原因。
所以根本没办法替代掉李林甫,一直到杨国忠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