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深绯色官袍的韦陟,还有十几名礼部官员,神色严肃的站在殿外。
薛畅起身,让开位置。
众人对着薛畅拱手,然后径直走进堂中。
等到韦陟带着一群人走到了方桌之前,韦谅四人才同时站了起来,面无表情的按刀退开。
一众礼部官员很是满意的点头。
韦陟上前一步,当着众人的面,仔细检查策论考题,见没有问题,才让开一步,让其他人检查。
等到其他人监察完毕之后,他才对着众人点点头,上前取下了上面的封条,将里面的几封策论取了出来,然后转身,将他们分给各科的考官。
转过身,韦陟率先迈步朝着堂外而去,其他礼部官员紧紧的跟上。
等到他们都出去了,薛畅才随后走出去,韦谅四人也跟着一起走了出去。
科举的面貌,顿时出现在眼前。
宽阔的贡院之中,密密麻麻的十几个考棚并排而列,每一个考棚当中,都有无数的考生栖身其中,度人生大劫。
韦谅站在台阶之上,目光扫过整个考棚。
他知道,元载,张镐,甚至还有岑参,今日都在这考场之中,只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到他
这个时候,韦陟已经展开手里的策问,高声道:“道德经曰:‘绝学无忧’,则乖进德修业之教;列子力命曰:‘汝奚功于物’,又违惩恶劝善之文。
孰是孰非,何优何劣?
文子曰:‘金积折廉壁垄’,宜申其义,庄子曰:‘恬与和交相养。’明征其言。
使一理混同,二教兼举。
成不易之则,副虚伫之怀。”
韦陟话音落下,天宝元年,策论开题。
韦谅站在台阶上,神色平静。
道德经,列子,文子,庄子,全都是道教有关的典籍。
道理混同。
元载和张镐都提前有所准备,这一次应该能出一个不错的成绩。
韦谅希望他们的运气能好些。
转眼,二月二十八。
阳光明媚,宫殿辉煌。
大明宫,含元殿。
李林甫,牛仙客,李适之,还有其他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全部肃穆站立殿中。
薛畅一身红衣金甲,手按千牛刀,迈步走进殿中。
韦陟一身深绯色官袍,跟在薛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