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的呼吸一下子放的极轻,他能听得出来,皇帝对于这样的取士名单其实是不满的。
整个大殿也是一片安静。
终于,丹陛之上,传来了皇帝的声音。
“就这么吧。”李隆基淡淡的开口,低头抽了几份试卷,重新放了一下,最后他才平静抬头道:“元载文章不错,放在第三可惜了,提入第一吧。”
韦陟惊讶的抬头,但还是很快拱手道:“喏!”
韦谅站在大殿门口,右手按刀。
面色平静,但眼底震惊。
他一时有些难以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
元载竟然成了天宝元年科举礼部试的第一名。
从原本的第三名,因为皇帝一句话,成了第一。
也就是今科状元。
在原本的历史上,元载甚至就连科举第三都没有拿到,现在虽然成了第一,但他首先得是第三。
韦谅突然有些明白了,是正月十五在平康坊,韦谅刻意让元载从头到尾目睹刺杀案的解决,给了他警示。
他的方法,是对的。
当然,还有皇帝。
皇帝在科举之后,对礼部排名的前十进行调整,是皇帝历来的权利,但对元载而言,未免有些幸运了。
元载从探花被提到状元,他未来的路将会好走很多。
韦谅尽力的平静,眼底却闪过一丝疑问。
皇帝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元载是王忠嗣的女婿,所以将他提为状元?
这有些过分亲近了吧。
韦谅呼吸轻微,他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随即他心底轻轻摇头。
不至于,不至于如此。
皇帝现在还是贤明的,即便是他对王忠嗣信任无比,也没有必要对元载这么做。
联想到刚才皇帝在意的东西,韦谅有些明白了过来。
元载虽然是王忠嗣的女婿,但他身上的标签,却是寒门子弟,皇帝将他放在第一名,加一个状元给寒门,本身就是在平衡世家与寒门子弟中举的比例问题。
皇帝啊,只要不涉及杨玉环,他就依旧是天下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