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省天生具有驳回中书省公文的权力,但牛仙客为相的这些年,他却根本没有驳回过中书省的公文一次。
朝中本身是需要牛仙客来制衡李林甫的,但最后,这两个人开始沆瀣一气。
最后刑部尚书李适之不得不站了出来,也就是皇帝让他兼任了御史大夫,不然,整个朝中,恐怕早就只剩下李林甫一个人的声音了。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在不明事理的人眼里的东西,实际上,对牛仙客有足够了解的人都明白,一切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牛仙客在朝中的重要性不可取代。
所以,忠定这个谥号,其实是最合适的。
贞简,比忠定,要差不止一筹。
完全抹杀了他的功绩。
“今日若不是他无能,识人不明,如何会被自己一手提拔的,近乎是义子一样的姚闳给困住,利用,最后差点直接引起朝中动乱。”李隆基目光扫过所有人,直接问道:“朕定贞简,谁有异议。”
殿中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不少人的目光下意识的扫向了李林甫。
然而,李林甫站在那里,却根本是一动不动,一点也没有替牛仙客辩解的意思。
殿中群臣,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终于,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李适之忍不住了,站出来拱手:“陛下,虽说左相有错,但他最大的错误,不过是这一次的识人不明,然而事情却是他在姚闳阴谋发动之前,便已经躺在床榻之上,动弹不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甚至就连自己的签名画押,也是别人仿造的。
若是这种责任都算,那么整个天下,每个在病危无力之际,被他人算计的人都算错。
陛下,此事不能如此算。”
李隆基坐在御榻上,他没有看李适之,而是看向来站在群臣尾端,轻轻低头,一言不发的韦谅。
殿中群臣此时全部都肃然躬身,没有人察觉到李隆基对韦谅的特别关注。
李隆基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他侧身看向李适之,问道:“那这件事的责任究竟在谁的身上?”
“在臣!”李适之拱手,咬牙说道:“姚闳行事,已经形同谋逆,臣身为御史大夫,是他的上官,却没能及时察觉,没能及时处置,请陛下责罚。”
李隆基深深看了李适之一眼,然后看向李林甫道:“右相,你如何说?”
李林甫站出,平静的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