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章 伏虎武馆(2)

免夜长梦多。

第二天一早,陈立便带了银两,领着大儿子赶着牛车,晃晃悠悠朝着县城赶去。

镜山县地处平原,沃野千里。

方圆百里内,唯有镜山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县城便依山而建,因此得名。

灵溪村距县城约四十里路。

陈立驾着牛车,吱呀吱呀地走了大半日,地平线上终于浮现出县城巍峨的轮廓。

青灰色的城墙高耸,墙垛间可见巡逻兵丁的身影,城门下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这番景象,让从未出过远门的陈守恒激动不已,一路上东张西望,问个不停。

陈立则像个操心的老父亲,絮絮叨叨了一路,将“财不露白”、“莫管闲事”、“遇事忍让”等出门在外的生存法则反复灌输。

只是看儿子那兴奋劲儿,他能听进去几分,陈立心中实在没底。

牛车缓缓驶入城门,一股喧嚣热浪扑面而来。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贩云集。

卖菜的吆喝、卖肉的剁刀声、糖人摊子的铜锣响、以及过往车马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

陈守恒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一双眼睛根本不够用。

父子二人寻了家看起来干净的客栈落脚。

次日一早,带着大儿子前往武馆拜师。

多年前,陈立便打听清楚,镜山县城里,总共就有三家武馆,伏虎武馆、听涛武馆和靠山武馆。

这三家武馆,伏虎武馆教授伏虎拳,传授伏虎拳,馆主据说是佛门俗家弟子,武功刚猛正大,尤重根基。

听涛武馆以听涛剑法闻名,招式轻灵。

靠山武馆则教授一门横练功夫铁山靠,修炼过程极为艰苦。

陈立思来想去,决定让大儿子拜在伏虎武馆门下。

伏虎拳大抵是佛门武功,更为适合打根基一些。以大儿子的心性,让他学横练功夫,只怕吃不下这苦头。

至于不选听涛武馆的原因也简单,陈永全的儿子陈正通便在听涛武馆习武。

两家矛盾由来已久,若是让守恒进听涛武馆,少年年轻气盛,少不得要有冲突。

也倒不是怕事,陈立只是单纯的不想让这些事影响到长子练武。

伏虎武馆位于县城东侧的一条巷子里,是一间三进三出的大院。

与看馆门人说明来意,递上身份牙牌,对方检验后,便领着陈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