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章 爷孙论儒(2)

想争取,却被皇帝愤怒地打断了,“汝父如何?无用的蠢蛋,行事软弱,大事不争,小事鄙夷,实非良君。”

“你莫要为他求情。”

“这,”子婴直接语塞,不过皇帝的话有些令人捉摸不透,‘实非良君’好像别有意味,前面骂了那么多,后面一个‘君’,怎么看都自相矛盾?莫非?

子婴想到一种可能,却很快否决了,就秦始皇对父亲的态度,目前应该不会有如此看法。

“不过,朕倒有个问题想问你,”语气很冰冷,听不出丝毫感情,“扶苏学儒,可是好事?”

皇帝突然之间转移话题着实令子婴适应不了,而且还是问如此难题,他犯难了。

儒,涉及到诸子百家,谁敢说是不是好事?要说非好事,那就是对孔孟圣学的否定,必为天下儒士唾弃,如果持肯定态度,那父亲的行为貌似也不符合。

汉朝有天下百术独尊儒术,说明儒学的重要性,但这里是大秦,皇帝推崇法家,儒学就不一定是好术了。

这是送命题。

当然,如果是老登,他可以忽悠,但眼前人是当今皇帝,真要忽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不过,话还得要回答:“孙儿认为,好坏参半。”只能模棱两可地回答,两头都不得罪,投机取巧。

“何出此言?”

子婴想了想说:“儒学乃圣人之学,学之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当然,也是相对而论,学者用于正途利大于弊,但如被儒学束缚起身,反而适得其反,就如父亲般,他受儒家熏陶已久,如能举一反三,定能有益于社稷,为皇祖父分忧,但父亲太过于执拗,钻了牛角尖,反而被束缚,事事做不到全方面考虑,导致束手束脚,难以发挥其才能。”

他也不能贬低父亲,最好做法是归咎于儒学的弊端上。

“哦!”皇帝微微侧目,沉吟片刻,却没有喝彩的意思,继续问,“你还未回答朕,汝父学儒可是好事?”

“就目前来说并非好事,但今后就说不定了,父亲本聪慧,只是受奸人蛊惑才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罢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皇帝没有反驳,他知道皇孙这是为逆子说清,又问:“那儒学对我大秦可有用?”

子婴顿住了,秦始皇这是一个接一个送命题呀!这是要和儒学做一个分割吗?如果说儒学对大秦无用,那是不是他将永远放弃父亲,接下来还是要将父亲贬黜到北方?

他可不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