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开三个匿名投稿邮箱,分别发出去三份材料。
第一份发给八卦媒体,标题写着顶流女星遭韩方胁迫加吻戏,怒怼“中国演员就该听话”;
第二份发给文化评论号,附言:“建议从跨国文化霸权角度切入,强调艺术自主性”;
第三份直接扔给国际关系类博主,里面是金昌浩原话录音+翻译文本,一句话都没多写。
做完这一切,他看了眼时间。
距离热搜预知失效,还有46小时28分钟。
够了。
几乎是同步,顾晚舟刷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传一张三年前的老照片。
画面里她站在片场,穿着剧组制服,背后是一块手写的硬纸板,上面用马克笔写着:“notonon-artistickissing”。
配文只有八个字:“我一直懒,但从不妥协。”
十分钟不到,转发破十万。
#韩国经纪公司傲慢#悄悄爬上热搜第47位。
二十分钟后,冲进前二十。
三十分钟后,前三。
有博主剪了会议录音片段,配上中文字幕,标题叫听清楚了吗?他们说中国演员就该听话。
底下评论炸了。
“谁给他们的脸?”
“上次是陪酒,这次是强吻,下一步是不是要签卖身契?”
“顾晚舟牛啊,躺着都能打一场跨国舆论战。”
陆砚之看着趋势图一点点往上爬,手指悬在键盘上,开始起草下一轮通稿。
标题他已经想好了:论“本土化”如何变成“殖民化”。
但他没急着发。
这种时候,火候最重要。
烧得太快,容易被人说是煽动民族情绪;烧得太慢,热度就断了。
他需要一个“正当防卫”的姿态,而不是“主动挑事”。
正想着,手机又震了。
是顾晚舟。
没有文字。
是一张截图。
某韩娱论坛的帖子,标题是:“中国演员越来越难管了,是不是该暂停合作?”
发帖人id叫“kcmgmt_staff”,ip定位首尔。
陆砚之冷笑一声,截图保存,拖进新文档。
看来对方已经开始反扑了。
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