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闭眼。
脑海里那三条沉了48小时的词条,像沙漏最后一粒沙,无声消散。
准时。
一分不多,一秒不少。
他睁眼,嘴角微扬:“这钱,花得值。”
不是夸顾晚舟大方,是夸这场局,终于闭环了。
通稿是子弹,媒体是枪管,热搜是靶心——而他知道,每一发都打在了规则的缝隙上。
手机又震,小唐冲进办公室,举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热搜已登顶!负面词条全压,苏然话题掉到二十名外。
他喘着气,手机直播着微博实时榜单:“陆老师,头部娱记‘八卦探长’转发了您的pdf,说‘建议平台查导摄日志’,技术流已经开始扒代码了!”
“嗯。”陆砚之点头,“让他们查。反正日志里写得明明白白,王导的ip下载过原始数据,时间戳对得上。”
“可万一他们说是咱们p的呢?”
“p?”他轻笑,“我连opencv分析都放进去当彩蛋了,你见过谁家造谣还附源代码的?”
小唐愣住,随即恍然:“哦——这是反向凡尔赛!越专业越像真的!”
“聪明。”陆砚之打开邮箱,十几家媒体回复已塞满收件箱。
娱乐前线:“文案可以直接用,标题我们改成影后用百万支票,撕了娱乐圈潜规则。”
深娱观察:“数据太硬,我们加个‘专家解读’栏目。”
匿名爆料号“瓜田李下”:“兄弟,下次还有这种活,记得call我,我粉丝百万,专治各种不服。”
他一条条看完,关掉邮箱,长舒一口气。
赢了。
不是靠骂,是靠把一场“耍大牌”的闹剧,硬生生掰成了“保质量”的正面案例。
顾晚舟那张支票,从“威胁”变成了“担当”,湿裙子从“狼狈”变成了“证据”,甚至连她懒得换衣服这件事,都被网友调侃成:“人家不是懒,是懒得演。”
正想着,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三个字:顾晚舟。
他接起来,背景音是片场收工的喧闹,吊臂拆架子,工作人员喊“收工啦”,夹杂着远处林姐的咆哮:“合同签完再走!”
电话那头,她声音懒洋洋的,咬薯片的咔嚓声清晰可闻:“喂,热搜看了吗?”
“看了。”
“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