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愿意挺身而出。
就在侍卫要将萧琰带走的时候,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萧进士所言虽然有些过激,但也不无道理。如今国家确实面临诸多问题,应当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若只因一言不合便将人打入大牢,恐怕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这位大臣名叫杨涟,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平日里,他就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今日见萧琰因为直言而遭难,忍不住站出来为他说话。
其他一些大臣也纷纷附和,新帝李新宇听了众人的话,心中犹豫起来。他看了看魏忠贤,又看了看萧琰,说道:“此事暂且搁置,待朕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萧琰,你先退下吧。”魏忠贤心中虽然不甘,但新帝李新宇已经发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狠狠地瞪了萧琰一眼,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报复他。
萧琰逃过一劫,他回到住处后,心中仍心有余悸。他知道魏忠贤不会轻易放过他,自己如今身处京城,孤立无援,必须想办法应对。正在他发愁之际,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萧琰打开门一看,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站在门口。此人正是杨涟,萧琰连忙将他请进屋内。
杨涟坐下后,对萧琰说道:“萧公子,今日在朝堂之上,你勇气可嘉,敢于直言。但你也因此得罪了魏忠贤,他不会善罢甘休的。你要多加小心。”萧琰感激地说道:“多谢杨大人仗义执言,若不是杨大人,学生今日恐怕已被打入大牢。学生深知魏忠贤的厉害,只是不知该如何应对。还望杨大人指点迷津。”
杨涟叹了口气,说道:“魏忠贤如今权倾朝野,党羽众多,想要扳倒他并非易事。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如今东林党正在与阉党进行斗争,你若愿意,可以加入我们,我们一起为国家和百姓出一份力。”萧琰听了,心中大喜。他早就听闻东林党是一群正直之士,一直在为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努力。如今有机会加入东林党,与他们一起对抗阉党,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他连忙说道:“学生愿意追随杨大人,为国家和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杨涟点了点头,说道:“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我们东林党的一员了。我们会暗中保护你,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同时,你要继续关注朝堂上的动静,寻找机会揭露魏忠贤的罪行。”萧琰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学生明白,一定不负杨大人所望。”
从那以后,萧琰便在杨涟的安排下,开始暗中调查魏忠贤的罪行。他四处搜集证据,与东林党的其他成员一起,试图揭露魏忠贤的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