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萧琰见德王李致(二)(2)

。为避免走漏风声,他特意让核查人员乔装成商人或书生,暗中收集证据。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核查小组刚到苏州,就被张霖察觉。张霖不仅派人监视核查人员,还销毁了赈灾粮款的账目,甚至威胁知情的百姓。消息传回京城时,萧琰正在整理其他官员的考核材料,得知此事后,他气得将手中的毛笔重重摔在桌上,墨汁溅到了奏疏上,晕开一片黑色的痕迹。

当天傍晚,萧琰再次来到安德王府。此时天色已暗,王府内点起了灯笼,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致正在书房批阅公文,见萧琰脸色难看,便知道事情出了变故。“可是核查遇到了麻烦?”他问道,一边示意侍女给萧琰倒茶。

萧琰接过茶杯,却没有喝,而是将张霖阻挠核查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霖如此嚣张,显然是有柳成在背后撑腰。若不能拿到确凿证据,不仅查不出真相,恐怕还会让核查小组的人陷入危险。”

李致沉默片刻,从书架上取出一份密函,递给萧琰:“这是本王派去江南的暗卫传来的消息。柳成与张霖勾结,不仅克扣赈灾粮款,还私吞了江南盐税,暗卫已经查到了他们交易的账目,只是需要有人去接应,将账目带回京城。”

萧琰眼中一亮:“王爷,臣愿亲自前往江南!”

李致却摇了摇头:“你如今是吏部侍郎,身份敏感,若亲自前往,必定会引起柳成的警觉。本王已安排暗卫接应,你只需在京城做好准备,等账目一到,便立刻呈给皇上。”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本王会在朝堂上提议,重新修订官员考核制度,以律法的形式明确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即便柳成想包庇,也没有借口。”

萧琰明白德王的考量,点头应下。接下来的几日,他一边在吏部整理核查材料,一边密切关注江南的消息。柳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在朝堂上多次针对吏部,指责萧琰“滥用职权”“延误官员任免”,甚至联合几位大臣弹劾萧琰。幸好德王每次都能出面反驳,用详实的证据证明萧琰的工作合理合规,才让柳成的阴谋未能得逞。

七日后,江南的暗卫终于将账目带回了京城。萧琰连夜整理账目,发现柳成与张霖私吞的盐税竟高达五十万两白银,足够支付江南三州半年的赈灾费用。他将账目与核查小组收集到的其他证据汇总,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这些材料入宫面圣。

皇上在御书房翻看这些证据时,脸色越来越沉。当看到张霖克扣赈灾粮款导致百姓饿死的记录时,他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