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2章 历史的暗线(求首订)(1)

征虏大将军徐达先发现宝鼎,随后就很轻松的攻克元大都。

要说两者没有关系,谁信?

宝鼎肯定不简单。

至于这鼎的身份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禹王鼎。

然后

很多人都发出了疑问。

什么是禹王鼎?

于是一场小型的历史科普,在各处展开。

内容就是大禹如何铸九鼎镇天下,九鼎又是如何在夏商周三代流转。

包括问鼎中原等故事,也一并被普及。

总之一句话,禹王九鼎是天命象征。

在科普的同时,另一个概念也不知不觉的被传达了出去。

大明先得宝鼎,然后顺利攻破元大都。

只有一种可能,这就是禹王鼎。

宝鼎就是禹王鼎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应天。

并随着明军攻克元大都的捷报一起,传向天下四方。

宋濂和李善长听到这个传闻皆恍然大悟。

总算是明白了皇帝的真实目的。

商王祭天的鼎影响力有限,但禹王鼎就不一样了。

这东西利用好了,效果和传国玉玺是一样的。

但两人脸上却没有一点喜色,反而充满了忧虑。

事情到这一步,要如何收场啊。

一个不好,朱元璋真的就会沦为笑柄,甚至会被后人嗤笑。

只不过宋濂是单纯的担心,而李善长在担心之余还多了几分幸灾乐祸。

这种昏招都能想得出来,这大明没了我果然不行。

朱元璋,我就说了你会后悔的。

我等着你来求我。

——

争议自然是难免的,禹王鼎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传说了。

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呢。

更何况,就算禹王九鼎真的存在,又如何证明大明获得的宝鼎是禹王鼎?

要知道,秦灭周之后可是将鼎运送到了咸阳,然后才失踪了的。

虽然途中有一尊鼎意外落入河水失踪。

可怎么着都不可能出现在彰德府安阳县。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支持宝鼎就是禹王鼎的人,自然也会找出各种理由反驳对方。

什么有可能周王室预感到被灭,将鼎藏了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