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皇帝的关怀,给放在了一边。
少数消息灵通知道前因后果的将领,则觉得皇帝有点不明是非了。
那个小子明显别有用心,你也真当回事儿啊?
但不管怎么说,皇帝的关怀没人敢不领情。
大家还是纷纷上疏表示了感谢。
不过他们的奏疏还没有送到应天,朱元璋就先一步去了元大都。
本来朱元璋是有些犹豫的,要不要来这里。
来吧,又觉得没啥意义,反正大明的首都肯定不会放在这里的。
但毕竟是元朝首都,作为新朝的开创者,他不来走一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然后卸甲风的事情,帮他做了最终决定。
还是走一趟吧。
倒不是他真信了马钰的话,而是觉得来一趟顺便见见老兄弟,也是不错的。
而就在他动身后不久,割据四川的大夏政权皇帝明升,再次送来了贺表。
庆贺大明攻克元大都。
朱标以监国太子的身份,接见了大夏使节。
在贺表送上之后,大夏使节提出了一个请求。
想要参拜禹王鼎。
朱标故作为难,直到大夏使节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们三天后参拜。
而就在这三天时间,大夏使节参拜禹王鼎的消息就被传了出去。
这更加证实了大鼎不凡,支持禹王鼎的一派声音更大了。
大夏使节并不知道这些争论。
他们其实也在怀疑禹王鼎的真假,之所以提出参拜不是因为相信,而是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本以为大明会推诿拒绝,不曾想竟然就这么同意了。
反而让他们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莫非真是禹王鼎?
三天时间眨眼而过,大明丞相李善长亲自出面,带领大夏使节前往祭拜宝鼎。
此时大鼎已经被移送到太社稷坛,也就是祭祀天地的地方。
社稷坛大殿上悬挂着道道红色绸条。
周遭摆满了儿臂粗的牛油蜡烛,虽然没有点亮,但这一幕也相当的有视觉冲击力。
大殿两侧各有一组编钟,身着红色礼服的乐师手握钟锤,每一次敲下都有一道音符跳出。
无数道音符交汇成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乐曲。
大夏使节的心神,不禁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