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1章 天朝强敌(求月票)(9)

古人从金国那里获取了技术,又通过西征,从西方人那里学来了一些技术。”

“即便如此,也用了四十多年才灭掉南宋。”

常遇春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子,受教了。”

这时李文忠问道:“为何会如此?”

他问的是辽东的事情。

朱元璋也将目光看了过来,他虽然根据史实推测出了结果,却并不知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马钰见胃口吊得差不多了,终于说道:

“这就不得不说渔猎族群的特点了。”

“辽东的自然环境决定,那里的人普遍以渔猎为生,有些族群也会一些简单的种植。”

“渔猎族群不需要和游牧族群一样四处迁徙,他们有相对固定的住所。”

“有了稳定的住所,就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然后产生一套管理制度。”

“而且有了稳定的住所,也就有了发展其他产业的机会。”

“只不过他们非常落后,相比于中原还处于原始状态。”

“周灭商之时,箕子率领部分殷商遗民迁徙到辽东,建立了箕子朝鲜。”

“将中原的文化制度也带了过去,然后被当地人学会。”

“这就相当于是给他们开光了,很多部落靠着箕子带过去的文化技术,变得强大起来。”

“一群扶余人,在自己部落原有的文化制度基础上,吸收了箕子带过去的先进文化制度。”

“高句丽就这样诞生了。”

“他拥有完整的文化制度,也发展百业,并将其发展到了三四十分的高度。”

“相对于中原的七十分而言,自然不值一提。”

“可在辽东,他们已经是霸主。”

“关键是,他们拥有了统一的族群意识,变得非常坚韧。”

“汉朝屡次征讨高句丽,好几次都差点将他们打的亡国。”

“最严重的一次,是曹魏派遣毌丘俭二次征讨高句丽。”

“这一战将他们所有的城池全部摧毁,人口也杀的十不存一。”

“换成其他蛮夷政权,基本上就覆灭了。”

“可高句丽依然靠着他们浅薄的文化,维系着族群认同。”

“然后凭此聚拢遗民,完成了再次复兴。”

“但经历过这次灭国之灾,高句丽国力十不存一,成为了一个小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