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6章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4)

至于没把孔子列入进来,他倒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虽然他也是理学门徒,但并不迷信孔子。

孔子的思想基础来自于周公,只能算做是周公思想的传承人。

他唯一有意见的就是,佛教东传也能算作大变局?还什么挑战华夏文明?

他们配吗?

话题说到这里,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搞圆滑那一套,必须得说点心中真正的想法了。

否则真把马钰惹恼了,这事儿就不好收场了。

于是就开口说道:“马公子是否太高看佛教了?”

马钰摇摇头,说道:“理学和心学是哪来的?”

“我这么问你,张横渠的民胞物语万物一体是什么意思?”

刘伯温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张载的这句话,可以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解释。

但不论你怎么解释,都绕不过一层含义,万物一体。

什么叫万物一体?简单点说,万事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延伸到人身上,人与人都是一样的。

用佛家的话来说,这叫众生平等。

所以,张载的这个思想,就是受佛教影响才产生的。

更准确的说,是为了应对佛教的冲击,才自我改良出来的。

因为以前儒家是讲礼法,是给人划分层级的。

在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面前,可以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儒生们只能想办法,自我改良出同样宏大而又充满关怀的思想,才能与佛教对冲。

而且你还不能直接说众生平等之类的话,因为这句话背后,有一整套的逻辑思维来论证。

光有口号没有内在的逻辑论证体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你儒家,如何在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内,延伸出属于自己的众生平等呢?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推演,到张载手里才完成这个改良。

张载吸收了易经、道家等思想,再用儒家的思想去解释,建立了一整套的逻辑体系。

替儒家补上了这一环。

不只是张载的民胞物语万物一体,理学和心学,其实都是在佛教的冲击下才形成的。

刘伯温作为理学大家,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这些,经过马钰提醒才陡然明白过来。

这虽然让他非常不舒服,但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