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马钰给朱元璋上过课的第三天,徐达、汤和率领部分北伐大军凯旋。
依然是朱标率领文武百官去码头迎接。
常遇春不顾行动不便,也跟着一起过来迎接。
马钰本来是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却被马皇后勒令必须来。
常遇春更是亲自去他家,将他给拎了出来:
“别的热闹你不去凑也就罢了,然天德和汤鼎臣都不是一般人。”
“作为娘娘的从侄,你必须得去,还得表现的很热情很尊重,明白吗?”
“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更要表现的热情,装也得装出来。”
马钰略微一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感激的道:
“谢伯父,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常遇春说道:“知道就行,等会儿跟在我身边,听我的话行事。”
马钰连连点头。
其实他心里对徐达这位大明军方第一人,也是充满了好奇的。
于是这天一大早,马钰就跟随常遇春一起,先是去皇城门口集合。
即便知道他们关系不一般,但今日见到他们一起出现,群臣还是感到惊讶。
毕竟救命之恩是救命之恩,政治站队是政治站队。
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但常遇春以长辈身份,带着马钰来见群臣,就意味着在政治上他们也已经是一边的了。
这个信号对群臣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群臣纷纷上前来问候,自然也没把马钰给落下。
就连李善长,都主动上来和常遇春打招呼,询问他身体康复情况。
还顺便以长辈身份,关心了马钰两句。
马钰自然知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搞政治最忌讳态度上脸。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大庭广众之下,最好伪装的好一点。
所以,他也很乖巧的向李善长行礼。
外表完全看不出两人曾经有过矛盾。
看着人群中心的马钰,宋濂是心情最复杂的。
本以为能收个弟子,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只能说,时也命也。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态,不能收他当弟子,那就好好当同僚吧。
这位别看年幼,在朝中已经拥有不小的势力。
关键是,他对帝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