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26夜间会议(二)(2)

统,发现两大问题。”

“不可能!你什么时候拿到的资料,也就这几天吧。我们当初可是有十多个人,写了两个月才完成的。”小李听到这里,忍不住又跳了起来。

“坐下!”徐院士插话让小李平静下来,然后说道,“不过小陈啊,你说你重写了控制系统,就这两天的时间?能否让我们看看。”

陈文浩倒是有点奇怪这个小李是怎么被徐院士看中的,也太没定力了。“没问题,当然,因为不了解其他部件的接入参数,我写的只是一个框架,还请徐院士斧正。”

他打开了在飞机上两个小时重写的控制系统框架文档,将其显示在投影屏幕上。为了方便徐院士浏览,干脆将笔记本一起推了过去,他就看着投影屏做介绍。

“电磁弹射系统说穿了就是,在飞机起飞的时候,给飞机加载一个合适的推力,帮助其在短距离内顺利升空。但是这个力的加载时间、力的大小控制非常关键,需要控制系统进行高速计算,并要协调其他组件和系统稳定工作。”

“我预估原有系统的瓶颈就在于:如果只是单独弹射一架飞机升空,在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只是在完美理想状态下的成功,如果是在作战时候,一架飞机接着一架飞机要升空的话,系统计算需要的时间就有点多了。再如果,需要弹射的飞机不是同种类型,而是多种飞机穿插起来的话,每次参数恢复的调整时间恐怕就更长了。”

陈文浩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前还愤愤不平的小李顿时改了脸色,如果说之前的还只是些泛泛之谈,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能说得出来,那么现在的这个预估就死死地点在了穴位上。不是对现有控制系统的原理和体系真正了解的人,说不出这些。

更大的迷惑和不解在小李的脑中徘徊,“他真的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发现了控制系统的瓶颈?”要知道,他从项目一开始,就参与控制系统代码的编写工作。很多瓶颈在代码阶段是体现不出来的,往往要到实验阶段才能发现问题。

本来这个第五版的控制系统出来,已经被认定为是真正消灭了之前版本的错漏,改进得最完善的一版了,可是在试验场测试后才发现了这个重大瓶颈。

要知道,制造电磁弹射系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缩短航母上飞机的起飞时间,如今控制系统的这个瓶颈却让每次使用之间的时间大幅度延长,那么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搞这个系统还有什么意义。

他毕竟不是一个笨蛋,真要是笨蛋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