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2又要进京(2)

了几种稀土元素,不过都是最常见、价格也不贵的轻稀土元素。只可惜分析只能找出存在的成分,但是比例和工艺是无法分析出来的。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款智能手机可以一周才充一次电,价格稍微贵点甚至持平的前提下,只要没有明显缺陷,鬼才去买每天都要充电的手机。再比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摄像机这种缺电大户,谁先采用这种新型电池,谁就有机会改变整个行业格局。如此大的诱惑,谁会不动心,谁敢不动心。

只不过,这些找上门的公司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除了几家和无限未来之前就有合作的厂商,其他人更是连陈文浩一面都没见到。所有人得到的回复都是一样的:新型电池目前产能不足,暂时无力对外供货。

“陈总,最新一批提出合作的企业名录已经电邮发给你了。”无限未来公司的管理人员内部例会上,方雨欣正在汇报这几天的接待工作,各种为了新型电池而来的厂商,这几天都是她在接待。“按照您的要求,想采购新型电池的企业都将需要的产品规格和参数留下来了。”

“好的,辛苦了,估计后面还会有,照样处理就是了。”

对于想在电池技术上分一杯羹的企业,陈文浩并不打算分神关注。其他人对他的态度并不奇怪,内部都知道电池厂那边产能有限,连自家无人机想扩大生产都做不到,更别说对外供货了。不过陈文浩心里还有其他打算,不过没必要说出来就是了。

眼前他最关注的就是两件事,首先就是义东基地的建设。此前,基建项目管理小组的组长已经汇报了基地的建设情况,目前正在进行最基础,也是耗时最长的地基部分。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基建项目被分成了三块,作为主楼的总部大楼、两幢员工住宿和活动楼、以及厂房的部分,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分别包给了三家建筑公司。

原本需要一年半以上的工程,通过这样的安排,所需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但是成本至少上涨了30%。不过有陈文浩的坚持,加上公司账户上资金充裕,自然也是推行无阻。倒是因为招投标后很难保密,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出去后,成为了有钱任性的典型范例。

叮嘱完基建小组的组长一定要注意质量监督,陈文浩将头转向会议室的一张新面孔,他是公司新招的人力资源总监,名叫苏京冬,曾在几家大型集团主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公司业务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方雨欣选择了专注行政工作这块,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就空出来了,经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