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42项目汇报(2)

青年学者来说,个人待遇并不是第一位的,一流的科研环境才是。

更大的砝码则是在这些青年学者签订了入职合同以及一大堆严格的保密协议后,公司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专业,向他们所提供的技术资料。这部分资料自然来自外星黑科技,陈文浩经过筛选整理后的成果,既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也为青年学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见了一个美丽新世界。

随后,这些青年学者依据所擅长的专业,被划分为不同类的大项目组。王志伟所在的项目组,研发方向就是电推动力技术,连他在内这个项目组共有5人。项目组的运行模式类似于中小型科学实验室或是大型实验室里的课题组,不同之处则在于,以传统实验室的标准,掌控实验室的科学家负责研究项目的大方向,以及研发资金的申请和分配,是灵魂人物。而在这,研发的大方向和阶段目标由公司指定,资金更是充裕,合理的要求也能很快得到满足。更关键的是,在指定的研究方向上,公司总能提供必要的科技资料,王志伟有的时候甚至觉得,他们的主要工作更像是学习掌握公司提供的理论后,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发挥。

类似的项目组还有好几个,飞船便是其中一个项目组的研究内容。随着飞船的正式投产、获得适航证、称为热销货,其他的项目组都有点坐不住了,原本偏向轻松的研究氛围明显加快了节奏,至少王志伟就发现同在一个楼层的其他项目组成员,下班的时间同样也越来越晚了。

大家的年龄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全世界各大名校出来的,又是差不多时间进的公司,自然也存在比较的心理。同样的起点,人家已经做出了名堂,帮助公司的产品大卖了,虽然公司没催过,但是自己手头的也得抓紧了。能凭自己的本事考进世界排名前列的名校,并打算一辈子投身科研工作的人,没有点竞争和拼搏意识是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的。尤其是他们选择的是企业,很简单的道理他们都懂:不创造利润的企业是无法长期维持研发投入的。

而对于电推技术项目组的成员来说,最近的日子忙碌却开心,因为,他们这半年的工作已经有所收获,就要出阶段性成果了。这段时间来,王志伟因为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比较强,已经成为项目组公认的小组长,于是,向公司汇报和讲解阶段性成果,顺便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的工作,便落到了他的头上。

王志伟做了两次深呼吸,平复了心情,和项目组其他成员互换了一下鼓励的眼神,毅然带头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陈文浩以及公司的一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