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70有了准信(2)

位附近。“这一点我们早有准备,这是公司研发组已经做好的动力系统可开发性报告,里面的第三点就详细分析了这套动力系统移植到其他交通工具上的可行性。”

几位技术专家已经顾不上惊奇,二话不说,以极其敏捷的动作各自抢占了最有利的观看位置,在发现用手指触摸就能翻动光屏上的报告后,直接翻到了陈文浩所说的位置,一头沉浸了进去。

“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说了,报告里都有,只说结论吧:经过测算,这种电推引擎最适合移植在目前的火箭上,初步推算可以降低七成以上的发射成本。”陈文浩说道,“大气层内飞行器也可以使用,不过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反复加力输出的话,电力消耗速度会被加快,也就是说,如果装在军用飞机上,续航时间可能会比较短。”

海军来的代表也是熟脸,倒是比空军方代表抢先提问,“如果移植到j15上,作战半径能有多少?”

陈文浩双手一摊,“关于电力损耗这部分的内容,报告里有详细资料。不过你的问题我回答不了,作战半径计算需要代入飞机的各种参数,我这可没这种数据。真要有的话,估计就要有人来请我喝茶喽。”

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连军情和安全部门的代表都弯了弯嘴唇。问话的人也自知问了傻问题,尴尬地笑笑不吭声了。

一时间,只剩下几名技术专家聚在光屏前,不时小声讨论的动静。

相比陈文浩的云淡风轻,直接负责的沈天明显要对项目进度更上心。他及时转移话题,“众位领导,不知道对我们公司的环境和产品有什么宝贵意见,还请不吝赐教。另外,关于我们公司的太空试飞申请,能批准吗?”

对头,这个议题才是这次代表团来访的主要目的。

说起这个试飞申请的过程,也挺曲折的。新引擎在顺利通过480小时不间断试车后,公司就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载人太空试飞申请。

试飞的重点有二:一个是要进太空了,二个就是还要载人!

否则的话,公司哪有什么申请的必要。义东园区上空和临近几十公里的空域都已在空军和民航局里挂了号的,有点特批给无限未来公司专用的意思,平时公司要做飞船测试什么的,提前半小时向空管做个报备就行。

申请送到民航局,被很客气地退回来,“大哥,别为难我们。你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高度超出3万米就不归我们管了。要不你们试试航天局?”

航天局也很懵,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