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今天的演讲。接下来,他要公布的消息有些属于水到渠成,已经则是筹备许久,但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对他的个人梦想来说,却都是至关重要。
简单的场面话说过后,陈文浩开门见山地表示,“即日起,无限未来公司的总部园区将整体入驻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创新中心的平台,公司将会开展以下计划”
来了,来了,大新闻要来了!台下的众多记者,内心都在呐喊。总算不枉自己特意赶来。
陈文浩的声音稳定有力:“第一,无限未来公司将在现有5座智慧车间的基础上,用2年的时间建设并投产5座智慧车间,总投资60亿元,智慧车间所需的智能设备将全部面向创新中心内的企业采购。”
“我剧透下,已有7家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制造厂商,确定将在创新中心内投资建厂和研发基地,其中5家是上市公司,并有4家是我们公司的现有供应商,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接下来的签约仪式上大家就能见证。”
第一条消息就属于干货,一些经济类媒体的记者已经在笔记本键盘上噼里啪啦。无限未来公司的智慧车间在业界享有盛名,建设投产的周期特别短,又承担了多种热门产品的生产任务,相关的公开信息却少之又少,仅在园区刚落成时接受过一批媒体走马观花般的拍摄采访,充满了神秘色彩。
不等众人消化完毕,陈文浩继续宣布:
“第二,公司作为新型电池产业联盟的成员,在征得全体联盟成员同意的前提下,谨代表联盟宣布,将分别在创新中心内建设新型电池制造基地,最终产品将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优势资源共享和互补,实现产品的错位竞争。总投资额将超过200亿元。”
这一条消息引起的反响要比前面热烈得多。
也不奇怪。要知道,自从无限未来公司发明新型电池,并将技术同时授权给国内六家电池企业,牵头组建产业联盟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凭借新型电池的巨大性能优势和尚能接受的价格,彻底颠覆了国际电池产业,中国电池企业彻底掌握了话语权,全球的高端电子产品基本都换用了新型电池。原本处于龙头地位的日韩电池企业被打得一退再退,只能靠利润微薄的低端市场苟延残喘,想斥巨资拿到技术授权,却被联盟的规定拒之门外。
也有欧美企业数次想通过官方渠道发起垄断诉讼,但领头的无限未来公司所生产的新型电池基本在内部消化,并不对外销售,而拿到技术授权的企业足有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