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碰到有一个有可能想轻生的客户”我大概描述了一下。
不到十分钟,来的正是熟人民警刘队。他一下车就快步走过来:“小陈,什么情况?你说有顾客可能想不开?”
我赶忙把订单递给他看,指着那行备注解释道:“你看这个,‘最后一餐’我担心又是那种事。”
刘涛接过小票,他反复看了两遍,表情严肃起来:“这确实值得重视,走,我陪你一起去送这单。”
我们按照订单地址找到了顾客家。开门的是个年轻人,脸上带着些茫然。
刘队亮明身份,谨慎问起备注的事。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哎呀,怪我没写清楚!我明天就要出国留学了,这是我在国内点的最后一顿外卖!”
我听后先是松了口气,原来是一场误会。
可刘队听完却并没有立刻放松,而是保持着冷静专业的态度,继续询问道:“出国留学是好事,但备注写成这样确实容易让人误会。你叫什么名字?准备去哪国?航班大概是几点的?”
那年轻人连忙拿出手机里的签证和机票信息递给刘队看:“警官,我是去漂亮国留学,明天早上十点的飞机。”
“真不好意思,我就是随手一写,没想到给你们添了这么大麻烦!”
刘队仔细核对了信息,又观察了一下对方的神情,确认这只是个误会:“以后别写这种容易引起歧义的备注了。一个人在国外,更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
从小区出来,我有些过意不去,开口道:“真不好意思,没想到闹了场乌龙,让你白跑一趟。”
刘队拍了拍我的肩膀:“谨慎点是好事。对我们来说,宁愿是场误会。”
我心里踏实了不少,骑上电动车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
午后,手机又响了起来,是一个送往老城区的奶茶订单。
赶到店门口,刚取出包装好的奶茶,客户的电话就打来了进来。
“师傅,不好意思啊,能不能再麻烦您帮个忙?”电话那头是个年轻的女生,语气有些不好意思。
“这杯奶茶是送给你喝的,家里米和油都快没了,我奶奶腿脚不方便,我又在外地,能不能麻烦您顺路去旁边超市帮我买一袋十斤的米和一桶食用油?跑腿费我另外转给您,再加二十块钱辛苦费,您看行吗?”
“没问题,你把需要的东西具体发给我就行。”我爽快地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