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把那些以前跑单间隙无意中拍下的。
骑手群里吐槽流传的,甚至以前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删掉的东西,都被我重新翻找出来。
剪辑,配文,选择最劲爆的切入点。
第一条视频:揭秘!你花几十块吃的外卖,成本可能不到五块!
对准了一家知名连锁餐厅后门堆积如山的预制菜包装箱,标签上的日期模糊不清。文案只写:猜猜这是哪家?
第二条视频:“新鲜现炒”?可能是微波炉的功劳!
视频内容是某餐厅后厨员工同时用九个微波炉加热预制袋装菜的忙碌场景。
第三条视频:看不见的添加剂,吃进去的科技!
聚焦在几个被丢弃的预制料包袋上,成分表上一长串拗口的化学名词被我用红圈特意标出。
我没直接点名那家砸我车的餐厅,但这些前菜足以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这只是开始。
我拿起手机,找到杨舒雅的微信。上次的对话还停留在她发来的那个专访链接。
“杨记者,我手里有些关于本地某几家知名连锁餐厅预制菜更实在的黑料,你敢深度报道吗?”
本以为杨舒雅已经睡了,没想到几秒钟后,屏幕亮起。
杨舒雅的回复简单直接:“什么东西?发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