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2章 新目标(3)

何塞苦着脸,眺望一眼东方的海面,此时那边已泛起微微的白光,保守估计还能睡两个小时。

“是不是该早些休息了?”何塞指了指东边,斟酌着词句。

林浅转头望去,既然快天亮了,他就能借着晨光把昨天的航海日志补上。

照目前的速度,航行到大明,最快也要十天,审问何塞倒不急。

于是林浅朝何塞挥挥手,何塞如蒙大赦,跑回自己舱室。

林浅则活动着腰,向船长室走去,昨晚被安全绳在腰上勒了一下,缓了一晚上还有些隐隐作痛。

船上没有郎中,也不能找人调理。

想到这里,林浅快步走回船舱,打开航海日志,写上昨天的日期、天气、风向等基础信息后,开始列待补清单。

首先,船上缺个郎中。

风帆时代水手,平均寿命只有20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水平太过落后。

此时西医和木匠区别还不是很大,治外伤就截肢,治内伤就放血,止痛用鸦片,治病用水银。

治死的人可能比救活的还多些。

单是一个坏血病,就束手无策。

更别提霍乱、伤寒、黄热病、伤口感染、败血症等疾病了。

林浅前世是搞设计的,对医学一窍不通,这次靠岸大明,当务之急就是找个靠谱的中医郎中带到船上。

有了随船医生,不仅船员存活率可以提高,作战时不必担心受伤更加勇敢,也能给他自己保命,免得踩个锈铁钉就一命呜呼。

其次,缺少船员。

满打满算,他现在只有六十余名船员,每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下,才能勉强维持航行,海面作战,基本想也别想。

按大帆船的操作需求,加上战斗人员,林浅估计船员要在三百人左右。

至于船员去哪招募,林浅已有初步的打算,珠江口的疍民就是很好的人选。

疍民自小在船上生活,熟悉海洋、擅长驾船,具备良好的技术优势。

在大明,疍民属于贱民,是比平民百姓还要卑微的存在,任谁都能欺负,生活充满困苦歧视。

因此疍民也对大明朝廷非常厌恶,有极强的反抗意识。

恰巧林浅手下船员中就有不少疍民,比如白浪仔。

此番回大明,正好帮白浪仔摆平麻烦,一来完成林浅当初的承诺(第3章),二来可以借机招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