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8章 方骖并路,纳新吐故(7)

若是徐阶束手待毙,那便度田,度完之后清理田亩归属。”

“投献归籍!退田减税!”

徐府接收了百姓的投献实在不好说,但至少也在数千。

当初“华亭家人多至数千,有一籍记之,半系假借”。

假借,就是投献之后,被赐名称作家人的黔首。

而海瑞上次来,尽数还返了原籍,“请其籍削之,仅留数百以供役使”。

但,人还了原籍,地没还,海瑞被赶走后,人自然又重新做回了徐府家人。

尤其这两年再度膨胀,已然有近万家人。

当时既然留了数百人,那就说明徐府真正的家人只有几百人,这近万人,都是投献的。

如今高拱要重启投献案,那必然要将投献之人回归原籍原姓,退田之后减税由百姓耕种。

朱希孝拱手:“北镇抚司听从定安伯安排。”

锦衣卫随时随地能私设刑狱,不用走三法司的流程。

只要北镇抚司下定决心,还没有办不成的铁案。

高拱摆摆手:“也是你们来了才好办,府衙明日就开始接收百姓揭发,朱少保帮忙看顾着点!”

此前只能敲边鼓,一来是控制府衙官吏需要时间,二来也是忌惮徐阶狗急跳墙。

府衙只有数十名差役,徐府就不一样了,只是家人都上万,更别说半个松江府都是“外围家人”了。

牵扯太多,为防群体性事件,不得不谨慎。

如今锦衣卫来了,高拱才好放开手脚。

这就是中枢弱势的下场,无论是什么案子,不带点兵,什么都做不了。

若是强势,中枢发个十来次诏,拖个三五年,也还是能磨出结果的。

陈名言下手忍不住附和一句:“如此,应当很快就能把案子办下来了。”

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差役打扮的锦衣卫走了进来。

“都督、定安伯,徐府说,他们老爷徐阶外出了,得等他回来,才能签转让的地契。”

嗯?几人都是一怔。

徐阶这个关键时候外出了?

陈名言问道:“有说去哪里吗?”

那锦衣卫摇了摇头。

高拱也皱眉不已。

这是,朱希孝忍不住道:“定安伯,要不要我遣人去追索?”

他是暗中带人来的,现在还不在明面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