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9章 兴灭继绝,查漏补缺(5)

人都陷入沉思,一时没有言语。

他直接看向申时行,点名道:“申卿,你是南直隶人,你先说。”

申时行连忙起身:“陛下,臣从未以乡党自居,此事与籍贯无关!”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紧张:“想法上或许没有乡党,事实上总是存在籍贯的嘛,申卿不必紧张。”

申时行无奈。

脑海中快速思忖起来。

这三点必然不是空穴来风,皇帝侃侃而谈,多半是心中有腹稿。

这是科举破题啊。

申时行仿佛又回到了殿试那一天,脑中千回百转。

皇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改良盐政所提到的三点,盐引发行中枢统筹体量

申时行隐隐抓住什么脉络,却感觉不够清晰。

目光扫过一同被叫过来的户部尚书王国光,以及余有丁。

申时行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

一个词汇,或者说政策跃然脑海中。

申时行迟疑了片刻,迎上皇帝鼓励的目光,吐出一个词:“开中法!?”

朱翊钧一拍大腿,长舒一口气,热气肉眼可见。

他激赏道:“重启开中法!?申卿这想法倒很是值得讨论!”

“诸卿怎么看?”

开中法已然败坏了,此时自然算是重启。

几位大臣一看皇帝这反应,当即明白了他的心意。

无语的同时,纷纷思忖起来。

所谓开中法,就是给盐发行凭证,叫盐引也好,盐券也罢,总之就是有了凭证,盐商才能购买转运司的盐。

那么如何获得凭证呢?那就是开中。

众所周知,南方富庶,北方穷困。

直白来说,北方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就是中枢的负担。

当初宋朝是怎么做的?那就是放弃一切的统治负担,一如燕云十六州等等。

乃至于出现了边军打下来的地盘,中枢还会眼巴巴求和,将地方割让回去的奇观。

就是出于这种指导思想和心态。

如今的南人,也未必没有这种想法。

但明廷中枢不一样,太祖立国之后,就分封北方,成祖迁都之后,更是天子守国门。

北方,寸土都不能主动抛却,否则就是动摇立国之本。

不能丢归不能丢,怎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