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5章 反躬自问,盖棺定论(6)

今恐怕已经有宗师积累了。”

“我还想三日后看看你究竟要如何炮制王畿等人,可惜我可惜我”

说到一半。

陶大临靠着的身子突然一软,朝床外直接倒下,眼看就要坠地。

朱翊钧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住。

他伸手朝陶大临鼻子上摸了摸,而后叹了一口气,旋即将人放倒在床上,盖上被子后,才转身离去。

朱翊钧推开房门,众人连忙迎了上来。

他摇了摇头:“陶卿故了。”

朱翊钧说得很轻巧,心中却不乏感触。

尤其是,这种上了年纪的老伙计离世,怎么都让他有些堵得慌。

不过,也只是如此了。

陶大临家人闻言,失声而哭。

群臣见状,无不扼腕。

朱翊钧心中思绪百转,看向马自强:“陶卿讲读效劳,教化天下,功苦尽在。”

“荫一子为国子监生,再赐钞布米,特准祭葬,赠礼部尚书,谥文比。”

皇帝话音刚落,马自强有些惊异:“文比?”

择善而从,是个好谥,至少比他们礼部内部讨论的文僖要好。

他迟疑片刻:“陛下,是不是先让礼部考究一番”

讣告的措辞就罢了,外人也不怎么关注。

谥号可不一样。

这是要写在墓志铭上,流传万世的。

跟礼部意见不同的事,怎么能让皇帝一言而决?

文臣给皇帝上谥才是成法,怎么还倒反天罡让皇帝给臣子定起谥来了。

就算他马自强不在乎,礼部上下又不止他一人。

朱翊钧闻言,点了点头:“那马卿就议出朕要的结果来,不要耽搁朕替陶卿画像铸碑。”

马自强一滞,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礼部我家开的?天天搞这些事?

一旁的礼部左侍郎诸大绶抓住皇帝后半句,下意识追问道:“画像铸碑?”

他对皇帝选的这个谥号,倒是没什么不满。

陶大临是他亲家,本身就想陶大临上个好谥,如今皇帝这说法,他乐见其成。

朱翊钧露出一丝伤感:“驱驾英才,推心待士,如今中兴未半,陶卿溘然长逝,朕难免伤怀动情。”

“正好内帑还有些闲钱,顺势起座殿阁,悬画铸碑,让朕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