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78章 相濡以沫,河倾月落(6)

被邀作长者的勋贵。

再加上时间贯穿正旦、元宵,整个北京城可谓如火如荼。

皇帝作为主角,自然也免不得被两宫、内廷、外朝到处支使。

试衣服、排练、讲解礼仪、教授同房等等事,直接让皇帝从早忙到晚。

也正因如此,今年皇帝跟内阁、六部的年终议会,也一度推迟到了二月。

“张卿,你与大理寺梳理刑狱不仅是你的大功,更是你的大德,朕与朝臣、百姓,都有目共睹。”或许是赶时间,朱翊钧语速稍快,回应着刑部这一年的功果,“但朕去年让你探究法司理论之因果,并不是在责备国朝法度不全,让你胡乱订立律令的,这是乱政!”

朱翊钧语气很重,他是想让刑部搞法理,结果这厮竟然去搞运动式立法。

他有心解释一下什么叫法理、法益,什么叫法的渊源。

但转念一想,土壤不成熟也就罢了,他自己本身也不太懂。

只好留下一番“将律令结合近来盛行的认识论、实践论等学说,探究法之根本”之类的话语,而后便摆了摆手,让张翰跟刑部自己去悟。

张翰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如蒙大赦地坐了回去。

另外五部已经发过言的堂官,看着唯一挨了训的张翰,不由投去同情的眼神。

朱翊钧训完张翰之后,又环顾众人:“还有一事,朕稍后还要去演练朝见礼,便长话短说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吏部尚书陆树声致仕的奏疏,朕已经准了,如今天官缺位,诸卿可有人荐来?”

众人都朝申时行看去。

这是吏部的本职,理应吏部荐人,但或许是为了避嫌,有望此位的申时行,此刻正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与他无关一般。

众人又朝内阁看去。

吏部不说话,也只有内阁有这个资格了。

奈何内阁的四位辅臣,也默不吭声。

好一会过去,都无人应声。

这时候皇帝有了动静。

只见皇帝大手一挥,独断道:“那便元辅代掌吏部罢!有合宜的人选,再议拟来报。”

众人闻言一惊。

只见皇帝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内阁众人则是面无表情。

显然是早有默契。

但,高拱旧例在前,首辅掌吏部,可不是什么好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